荆州日报
2024年07月23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8版:专题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惊鸿一瞥自难忘

    荆州市档案馆新馆﹃兰台荆典﹄档案展。

    □ 余公

  今年初夏时节,恰逢6·9国际档案日,荆州新网红点——荆州市档案馆新馆“兰台荆典”档案展,进行了连场展出。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敬仰,我来到了档案馆。馆对面是流淌了几千年的便河水,它与庄重而幽静的档案馆琴瑟和鸣,仿佛传唱着荆州千百年历史的璀璨。

  步入展厅,仿佛置身美轮美奂的文化盛宴。1800多件档案珍品,藉由展板、实物、触屏互动、声光电等高科技技术,多姿多彩地呈现在我面前。几处3D,能让人穿梭历史、徜徉风景。“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红色之域”“明星之城”“大美之境”五大板块,述说着荆州,展现着党的十八大以来,荆州人民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斗志与坚实足迹。

  以前,我总以为档案无声且艰深,此时我突然明白,历史从来都是骨血鲜活、栩栩如生,它们是江山激荡中的岁月如歌,是人文社会中的风情如画。

  都说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能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展览中的“荆风楚韵”就是我们的根。文史撷英、治水典藏、流芳泽世是后人对往昔的尊重与景仰。人们抚摸着“3D打印荆州古城图”,慎思追远;推动“移动滑屏”打开尘封中的记忆;活力“28”,红旗商场……既视感极强的远古与近代现代,在眼前连篇展现,文物、史料、档案源源不断隔空而来,厚重感依旧!

  缓步来到“红色之域”,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在荆楚大地的传播。江陵人胡鄂公、熊得山先生创办了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今日》杂志,成立了“今日派”中国共产党;熊得山翻译先生翻译的马克思经典著作《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是第一个中译本。展柜里,有最早的《共产党宣言》档案仿真件;荆州最早党小组、党支部成立遗址照片等,超过400件红色档案,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在荆楚大地上星火燎原的辉煌历史! 红色档案,让万顷洪湖里诞生的“洪水精神”永世传扬、从荆州走出的红二军团军魂永在!

  “红色风暴”是利用大型拼接屏,不断滚动数百件档案珍品,观众可自由选择,点击观看。“红色景区VR”则汇集荆州“瞿家湾”和“周老嘴”两个红色景区360度街景的高清地图,可身临其境沉浸式地体验。强悍的现代科技,让人一步跨越时空。正感慨着,“红色风暴”切换到了入党誓词和党旗画面,一众党员正在庄严地重温入党誓词,激情澎湃的场景与红色革命档案交相辉映,让人动容。

  把展览推向高潮的是最后一章“大美荆州”,反映着荆州对标党的二十大,城市蒸蒸日上、突飞猛进的真情实景。这里“抹除历史尘埃”大型互动屏,让人驻足回味。观众只要点击屏幕上荆州地图某一处,此处早年的黑白照片即刻出现,当你抬手抹去旧照时,所到之处靓丽的新景便呈现眼前。旧容新貌,旧的是追忆,新的是惊喜;而在“荆州中心城区实景”沙盘前,人们或指点街巷,或仰视银屏,宣传片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俯视视角,带你从荆州上空掠过:火车站、飞机场、长江大桥、九百里荆江奔流不息,长江生态屏障尽收眼底……灵动的画面,阐述着荆州奋力前行的足迹。

  展览中最大亮点要数“滤镜漫游”3D互动,数幅大型显示屏搭成摄影棚风格,荆州各大文旅景观铺天盖地,满是流光溢彩的旖旎。随意打卡全荆州,分秒即得,现代化超过了神话。一半是人文历史,一半是人间烟火,斗转星移,全在档案馆里。

  此时的档案,不再是枯燥的二维,它是小精灵,冲击着感官、撞击着心灵。“兰台荆典”带给我们的,是前所未有的大视角与超现代,振聋发聩!

  站在时光隧道中,我霎时明白档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档案记录着历史,写照着现实,它还是未来的蓝图。它们为时代进步博采众长;为城市发展出谋献策。而时代每前进一步,又归档载入史册。是时代成就了兰台,兰台又承载着时代、推动着时代。

  这无疑是场档案风暴,是档案与现代科技的珠联璧合! 鼓舞与召唤,是展览的灵魂。知荆州才能更好地爱荆州,爱荆州就能兴荆州! 坚定理想信念,燃烧生命,照亮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就是此刻的号角!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我辈的共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我们的心声! 难得荆州兰台人的共情!

  这场气势恢宏的档案展,若在最绝妙之处戛然而止,观众必定意犹未尽,幸好出口处,档案馆给我们设计了电子留言栏,留言栏上签名与题词源源不断。

  离开档案馆时,工作人员告诉我,“兰台荆典”可随时使用手机扫码,上网观看。我打开了小程序,VR实景中还配有语音讲解,难怪好评有数千条。筑梦现代化,兰台人一直都是践言践行! 互联网能让全球共睹兰台经典,感知中国、感知湖北、感知荆州,这真好!

  观展归来,兰台之新、兰台之美、兰台之功,已在我生命中刻下了深深印记。惊鸿一瞥自难忘,从此兰台驻我心。我坚信,随着“兰台荆典”的持续走红,很快会有一个又一个“我”,与兰台相识,与兰台结缘。我期待,下一个展览中,主角是我是你,是我们。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