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伟雄
作家贾平凹曾说过,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童年时品尝过的味道,总会让人铭记许久。正如童年记忆里的油条,那诱人的美味,一直留在我的舌尖上。
记得买油条一定要排队的。排到头的时候,可以看到炸油条的过程。
刚出锅的油条非常烫,根本拿不住。因此拿油条是有讲究的,用篮子,塑料筐,最简单的就是用一根筷子,拿三四根油条一串就可以走人了。走在大街上,一边闻着手里油条的香味,一边看着过路人羡慕的眼光,心里美滋滋的。回到家喝着母亲煮好的白米粥,嚼着香喷喷、热乎乎的油条,似乎成了天底下最好的美味。我怕油条不够吃,喜欢把它撕成两半,一半留到下一次吃,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冷却的油条,中午可以拿来冲汤。母亲用剪刀将它剪成一段一段,放虾皮和紫菜,滚烫的开水一冲,放点葱花,又是一道美食。
如果油条能配上烧饼,在那个年代算是一道丰富的早餐了。我有一个在广播站工作的二伯父,他一生未婚,无儿无女,对我们这些孩子很喜欢。我们去他家做客,早上一醒来就会闻到油条烧饼的香味。当我们吃完舔着嘴上的油渍,意犹未尽时,他会笑咪咪地问,好吃吗? 还想吃吗? 我们用力点点头。这个时候他的皱纹都笑得全部舒展开了。这是我童年记忆里,第一次吃到烧饼油条,它是那么香,那么回味无穷。再次吃到烧饼油条是在读书后,因为学校要早读,母亲有时来不及做早餐,会给我一角钱让我自己去买烧饼油条。烧饼要刚出炉的才好吃,所以也要排队等。
烧饼夹油条吃了会有点腻,如果再配上一碗咸浆,那就更加心满意足了。服务员在大碗里放上榨菜、虾皮、脆油条、酱油、味精等,用长柄勺舀一勺滚开的豆浆冲进碗里,瞬间各种配料翻腾起旋,就像色彩斑斓的琼浆玉液。趁热送入口中,似乎一天的能量得到了补充,再也不用担心上课会饿肚子。
如今的早餐越来越丰富,油条也渐渐失去了当年那种极强的诱惑力,不再那样受人欢迎。但我对油条的喜爱一直没变,虽然家人们告诫我油条热量高,尽量少吃,但我还是情有独钟。这份感情也许是对童年美食的一种延续吧。我相信爱吃油条的人,无疑是热爱生活的,兼具着坚韧和柔软性格的人,会同油条一样包容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