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7月23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6版:荆州区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坚决守牢“七下八上”汛期安全底线

——荆州区各地干群众志成城共筑安全堤防

    日前,区爱心企业为防汛一线人员送去西瓜、矿泉水、方便面等慰问物资,为筑牢防汛“安全堤”奉献力量。(江雪瓶 摄)

  弥市镇

  随着长江沙市站突破42米设防水位,弥市镇防汛指挥部迅速启动响应机制,按照防汛预案对设防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弥市沿江堤防段面共34.96公里,按每公里6人标准配备人员,于7月 15日20时上齐一线劳力232人(含沿江四闸坐哨16人)。镇指挥部下设三个分指挥部,15名机关干部分别驻守险段。各村两名干部带队上堤值守,每村按1个哨棚设置,虎西支堤、神保垸堤搭建临时哨棚18处,其余村利用堤防哨棚,沿江四闸组建共成立23个村级防汛哨点,按照每天4次频率开展巡堤查险。

  目前,弥市镇各防汛段面已基本完成巡视道清理、堤顶雨流沟缺填平和堤身清障除杂工作,并完成对虎渡河右堤漏洞2处(桩号分别为1+400、1+900,位于砖瓦厂)、管涌1处(桩号为10+800,位于合兴村)、散浸一处(桩号23+950,位于两县交界处)险情整治工作。

  弥市镇将继续筑牢防汛“安全堤”,全面压实防汛责任,紧盯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密切关注水情汛情变化,强化监测预警,加强重点区域巡查,确保辖区安全度汛。

  李埠镇

  随着水位线接近设防水位高度,7月15日,李埠镇防汛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镇村一线防汛劳力全部上堤驻守。

  在黑暗的堤坝上,240名一线防守劳力、18个哨棚、2个民垸堤防分指挥部守在把控堤防风险的第一关,一线防汛劳力拿着手电筒定时巡逻。镇防汛指挥部成员沿着段面开展巡查工作,检查人员及物资准备情况,强调分工纪律,要求时刻关注水情变化,及时排查堤坝上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进入主汛期以来,李埠镇高度重视防汛工作,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顺畅信息沟通,确保人员、物资迅速调动。各村各部门常态化开展段面清理、巡查工作,加大对涵闸、泵站、堰塘、水井等重点位置的风险排查力度;对防汛工作用电情况及物资储备提早安排部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各项工作抓实抓细。

  当前,李埠镇坚持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指挥调度全镇防汛工作。镇村党群干群积极参与巡堤查险、值班值守,日夜绷紧防汛这根弦,筑起防汛长堤。

  菱角湖管理区

  7月15日,菱角湖管理区辖区内水量达到一线预警。管理区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党员干部迅速下沉一线,干群同心协力,切实筑牢“安全堤”。

  7月15日上午,管理区召开防汛工作调度会议,迅速制定防汛应急预案。各段面全面落实一、二、三线防汛抢险队伍,一线布防堤长达14.23公里,共布置防汛干部、劳力118人。为深化重点部位、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管理区主要负责人一线督导,严格执行防汛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

  坚持做好物防、人防、技防,落实防汛物资储备工作。截至目前,管理区已落实砂石料3000立方米、编织袋5万条、编制布0.28万平方米,与商户签订3000根扦桩储备协议,要求集中储备随时备用。同时,认真抓好生产自救物资储备工作,落实救灾种子10吨、农药0.3吨、化肥100吨、疫苗280支、水产种苗2亿尾和禽类种苗14万羽。

  菱角湖管理区将持续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打好主动仗,从严从实、统筹抓好防汛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城南街道

  面对严峻考验,城南街道巡堤人员昼夜不停,对堤坝进行“地毯式”巡查。

  城南街道沿江防堤段面共6.4公里,下设5个哨棚,每个点由街道、社区干部及居民志愿者组成,严格执行24小时值守制度。巡查过程中,社区干部与居民志愿者带着铁锹,沿着大堤、平台和坡角仔细巡查,关注水位变化,检查堤坝有无渗漏、散浸、管涌等险情,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迅速上报、及时处置。

  自进入防汛期以来,城南街道党工委压紧压实责任,落实防汛工作机制,开启常态化防汛模式。街道领导班子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实地踏勘雨情、水情及汛情,密切关注村落重点水域、危房等关键区域,确保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排除,有效提升了防汛工作的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

  街道还按照“全域覆盖、不留死角”原则,组织街道、社区(村)干部对低洼地带、江堤沟渠、老旧房屋等重点领域进行全面巡查。同时,对孤寡老人、留守家庭等重点人群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发现问题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整改,帮助地势低洼住户转移到安全地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线上+线下”多渠道、全方位开展防汛安全知识宣传和警示教育。社区(村)采取应急大喇叭、LED显示屏、主要路口设置警示标识、党员干部走村串户等形式,重点宣传防汛度汛、自救互救、避灾减灾、应急逃生等防汛常识,切实提升群众度汛应急能力。

  目前,城南街道已全面清查盘点防汛应急物资,确保1.7万条编织袋、200把铁锹等关键物资储备到位。同时,调集一线劳动力40余名,强化值班值守、排查监测、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工作,随时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准备,切实把防汛工作从严落实到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