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7月26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4版:江陵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秦市乡拖船埠村:

打造“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和美乡村

  本报讯(通讯员施慧敏 欧阳钰海)近年来,拖船埠村以共同缔造活动为契机,全力推进吴堤片区堰塘综合治理,打造水美民乐新天地,努力建设“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和美乡村。

  拖船埠村位于秦市乡东南部,由原拖船埠村和原吴堤村合村并组而成。吴堤片区堰塘位于拖船埠村刘家河尾端、秦黄公路以西,全长1350米,沿岸有80余户农户。刘家河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期全线贯通,但随着秦黄公路修建,刘家河尾端水流被截断,形成封闭状态,日渐淤积、杂草丛生,水域最深处仅一米。吴堤片区堰塘“脏乱差”问题日益凸显。

  针对吴堤堰塘环境问题,拖船埠村多方争取,将吴堤堰塘整治纳入全县山水项目规划,对堰塘进行疏挖清淤、生态修复,整治周边环境,并修建沥青步道。

  规划出来了,但村民种植在堰塘周围的800多棵果树、杂木却让村里犯了难。谨记“五共”理念,村“两委”先后召开5次屋场院子会、村民小组会,覆盖群众200余人,入户走访近20次,动员村民“共建共管”,积极主动参与堰塘整治行动。

  项目推进过程中,村民们主动参与务工60人次、拆违3处,让地2700平方米。同时,主动监督,遇到问题及时向村里反映、与施工方沟通。

  治水惠民,水美民乐。经过全村人的同心治理,吴堤堰塘水系全面贯通。沿河望去,岸绿水美,鸢尾花、荷花摇曳生姿,千年河道古风貌逐步恢复,真正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