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夏雨彬 通讯员 赵庆振
走进郑家湖村,笔直宽敞的村道旁,鳞次栉比的新村楼房一字排开,蔚蓝的天空下稻浪滚滚,一幅生机盎然的秀美画卷徐徐展开。
而在几年前,郑家湖村还是潜江市级重点贫困村,村民们种植的作物都是稻谷、棉花、油菜,可以糊口,却难致富。郑家湖村的美丽嬗变,离不开“兵支书”——郑青龙。
1997年,郑青龙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1998年,他在抗击特大洪水的战役中表现优异,被评为“抗洪勇士”,1999年光荣入党。退伍后的头几年,郑青龙在沿海城市做起了水果批发生意。
“当年家中贫困,靠着乡亲们1块、3块地凑钱,才攒齐了路费送我参军入伍。现在,我有了能力,就应该反哺家乡,让乡亲们过上幸福日子。”军队的熔炉铸就了郑青龙坚定的理想信念,2008年,他毅然返乡创业。
让家乡脱贫致富,是郑青龙的梦想和追求。说干就干,郑青龙承包了一块撂荒多年、“种啥没啥”的和尚地,在这块35亩的沙土地上,开启了养殖小龙虾的创业之旅。2013年,他响应潜江市“村社共建”号召,成立潜江市肩并肩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本村和周边村的社员发展“虾稻共作”。
2018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郑青龙,带领村“两委”与合作社探索“党建引领+合作带动+群众参与+产业脱贫+乡村振兴”运作模式,让1名党员带动5户农户共同发展、共同致富。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吸纳贫困社员34户,发展虾稻共作6500亩,带动382户社员亩平增收4000至5000元。
产业发展让村民们的生活慢慢“火”起来,乡村治理也渐渐“热”了起来。郑青龙带领村“两委”跑项目、谋资金,将通村道路和景区道路黑化、田园道路硬化,安装路灯,修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在村民家门口修建小花园,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同时,选树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成立民调专班,推进村民自治,促进乡风文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