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曹歌
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对标‘五个功能定位’找准荆州坐标”。对荆州来讲,就是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与集散基地、华中地区重要战略性物资储备和产业备份基地、江汉平原现代水网先导区、荆楚文化保护传承核心区、长江中游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两地两区一枢纽”建设,是荆州对标省委“五个功能定位”的细化方案和落地措施。要确保这一目标顺利完成,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强举措推动市委全会精神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建设“两地两区一枢纽”,就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增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责任感、使命感。发挥荆州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提升经济量级、城市能级、发展层级,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建设“两地两区一枢纽”,就是要发挥农业基础优势,以“荆州味道”公用品牌为依托,不断提高优质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要发挥工业现有基础优势,提振发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水资源优势,加速冲刺亿吨大港奋斗目标;发挥历史文化优势,推动楚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荆楚文化保护传承高地、研究阐释高地、传播传承高地、创新发展高地;要发挥公铁水空“四港联动”“五港并建”,多式联运体系的交通优势,以临港经济区为载体,打造一批质量高、韧性强的本土供应链平台。
建设“两地两区一枢纽”,就是要锚定优势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建链成链强链。以新质生产力培育为引擎,推动工业提质增效,以信息化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以供应链体系建设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以扩大有效投资为支撑,抓实重大项目,围绕项目绩效抓投资,围绕“两重”机遇争资金,围绕战略规划谋项目。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打造多个千亿级和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形成完备的供应链体系,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工业强市行列。
蓝图绘就,号角吹响,只要我们矢志不渝,脚踏实地,强化使命担当,咬定加快建设“两地两区一枢纽”目标不放松,必将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全面发挥荆州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支撑、服务、链接作用,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荆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