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齐整,屋舍俨然,绿树成荫,瓜果飘香。走进洪湖市螺山镇中原村,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幅闲适的田园村居图。
每逢周末,这里随处可见前来体验采摘、种植的游客,大家聚在一起采摘新鲜的蔬菜、品尝刚上市的水果……
看着人气越来越旺的村子,中原村党支部书记李生环干劲更足。
中原村4公里沿湖、3公里滨江,倚江靠湖,风景秀丽,G351国道穿境而过,距离洪湖城区和螺山集镇均为8公里,村庄曾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村、省级绿色乡村示范村,被誉为洪湖生态后花园。
如何让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
李生环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在繁忙工作之余,选择到近郊寻访一处采摘之地,享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乐趣。以“乡村游”辐射出的“采摘热”,让他看到了属于中原村的发展路径——利用中原村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农旅融合的田园新业态。
产业发展首先涉及的是土地用地问题。在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过程中,村民往往因不了解相关政策,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经村组会议决定租用土地区域后,李生环沉下心来,带着村两委白天入户签协议,晚上召开会议继续推进。
“把政策、道理掰开揉碎讲开了,村民自然能理解。”李生环深知,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件件都事关村民切身利益。他一遍一遍为乡亲们解答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村集体将按照一块钱一平方米的价格租用土地,村民每年都可以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同时种植基地每一季度的农作物种植、打理等环节都需要劳动力,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在李生环的带动下,2021年,洪湖市共享田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中原村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流转土地建起150亩种植基地,村集体增收达15万元,带动约150人短期就业,每人每天收入120元左右。
偷得浮生半日闲,快到中原享田园。从春天的草莓到桑葚,从盛夏的西瓜到莲蓬,从秋季的水果到冬季的大棚蔬菜……中原村凭着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实现了几乎贯穿全年的丰收场面。采摘体验让这些原本只属于农业生产的活动,与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业碰撞,打造出乡村旅游市场新的增收亮点。
“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种自己喜欢的蔬菜,享受田园生活乐趣。”李生环介绍,自“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洪湖市各(社区)村、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都在这里认领了土地。“共享田园”不仅让市民享受到种植的乐趣,也成为中小学生农耕实践教育的“打卡园”。在他的带领下,中原村“共享田园”逐渐成为集种植、观光、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示范园。
“想要走好农旅融合这条路,村容村貌也是关键。”李生环带着村干部多方筹资,通过道路硬化,新建垃圾池、生活污水处理站等工程,彻底解决生活垃圾等污染问题,同时在村集体土地上规划绿植,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植绿,目前,中原村绿植覆盖率达90%以上。
卖生态、卖产品、聚业态,中原村一幅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蓝图正徐徐铺开,李生环的美好愿景也在此一步步实现。未来,他将继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让一曲新时代“田园牧歌”更加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