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8月02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7版:文化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杜牧为东汉“荆州市长”写赞美诗

  □ 余大中

  晚唐杰出诗人、文学家杜牧,其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等闻名遐迩,诗以《泊秦淮》等脍炙人口。诗作明丽隽永,绝句尤受称赞。在诗坛,杜牧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杜牧虽然没有在荆州为官和久居的历史文献记录,但他写过不少关于荆州的诗。笔者在此摘录和赏析其荆州诗代表作三首,以供读者参考。

  杜牧《骕骦坂》写道:“荆州一万里,不如蒯易度。仰首望飞鸣,伊人何异趣。”诗中“蒯易度”指的是蒯越,襄阳中庐人,原本是荆州牧刘表的部下,曾在刘表初上任时帮助刘表铲除荆州一带的宗贼,被朝廷拜为章陵太守、封樊亭侯。刘表病逝后,蒯越与刘琮一同投降曹操,后来官至光禄勋。“荆州一万里,不如蒯易度”可能源于曹操的一句话:“不喜得荆州,喜得蒯易度尔”,意思是曹操得到荆州并不高兴,而高兴的是得到了蒯越,因为蒯越有能力治平荆州。

  有当代文献形象地称蒯越为东汉末年的“荆州市长”,赞美他的智谋和忠诚。近年,一位领导同志在离别荆州的感言中提到杜牧这首诗和蒯越,讲了这样的感悟:“市长这个职务是一份重托,更是一份责任,组织把这个职务交给你、人民代表选举了你,如果碌碌无为,贻误地方发展,上对不起党的信任,下对不起群众期望,自己也会良心难安。”这说明,蒯越的精神,已经影响了荆州两千余年。杜牧这首诗,也是功不可没。

  杜牧《送刘秀才归江陵》写道:“彩服鲜华觐渚宫,鲈鱼新熟别江东。刘郎浦夜侵船月,宋玉亭春弄袖风。落落精神终有立,飘飘才思杳无穷。谁人世上为金口,借取明时一荐雄。”这首诗写于会昌五年(845年),当时杜牧在池州刺史任上。诗中描绘和想象江陵籍刘秀才还乡的情形,赞赏刘秀才的过人才华,期望有人早日将其推荐给朝廷重用。渚宫、刘郎浦、宋玉亭等,是与荆州、江陵、石首相关的地名和意象,通过这些描述,展现地域特色和历史氛围。其中,渚宫作为春秋时楚国的别宫,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重要的文化价值。石首刘郎浦,因三国时期蜀汉先主刘备曾在此处屯兵和纳婚而得名,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宋玉亭,亦称宋玉宅,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辞赋家宋玉在荆州的宅邸,承载着丰富厚重的楚文化内涵。因为这首诗,杜牧也“落落精神”和“飘飘才思”而受到荆州人民的喜爱。

  杜牧《江上偶见绝句》写道:“楚江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草色连云人去住,水纹如縠燕差池。”这首诗的大意是:在楚江岸边的寒食节,正是橘花盛开的时候,野外的渡口边,风拂动着彩旗。岸边的草色仿佛与天边的云彩相连,人们在其中来来去去,水面的波纹如同绉纱,燕子在其间上下翻飞。首句,点明时间和地点。楚江,即指长江流经楚国的一段,也就是众所周知的荆江。橘花,指橘树的花。因为屈原《九章》写过托物言志的咏物诗《橘颂》,字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表达守志不移、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表现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意识,杜牧在此引用了《橘颂》的意境。次句,进一步描绘江边景象,通过“野渡”“临风”“驻彩旗”等意象,展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江边渡口场景,透露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第三、四句,描绘江面上草色、人影、水纹、燕子等景象交织在一起的画面,构成了一幅生动和谐的江景图。这首诗,是杜牧七言绝句中的佳作之一。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