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同样正在施工的高潭口泵站也经受住了考验。强降雨期间,泵站一站、二站6台机组满负荷运行,高效保障了周边49.88万亩农田抢排渍水任务。
“通过改造,监利半路堤泵站流量可达168立方米/秒,排涝能力在原来基础上翻了一番;高潭口泵站的排涝能力也提高到240立方米/秒。通过改扩建,这些水利项目在今年的内垸排涝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黄泽华介绍。
今年汛期,受洞庭湖出流顶托和三峡水库加大下泄影响,长江干支流水位迅速上涨,全面超设防,多站点超警戒,全市防汛形势严峻复杂。荆江大堤在建项目如何安全平稳运行?
根据相关数据,我国水利设施大多数建于20世纪50到70年代,运行时间都超过了40年,汛期期间往往容易诱发险情。以荆州沿江涵闸为例,万城闸始建于1962年、观音寺闸始建于1960年,服役时间都超过60年。
市长江河道管理局江陵分局副局长薛闽说:“基础沉陷、混凝土剥蚀、强度降低是这些‘高龄’涵闸存在的普遍问题,或多或少会对防洪安全带来影响。”因此,通过改建、新建对这些老旧涵闸进行除险加固,把安全隐患彻底消除非常必要。
今年汛期,面对内垸、外江高水位,改造后的水利补短板项目不仅经受住了洪水检验,整体安全性能、防洪及灌溉能力也得到全面提升。
超前谋划、向上争资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我们将继
续加快42个重点水利项目建设进度。”市水利和湖泊局党组书记、局长施金方介绍,下半年,要继续加大争取力度,超前谋划推进松滋江堤、荆南四河堤防加固二期等一批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债水利项目。
施金方表示,将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补齐水利短板,促进水利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保障能力得到增强。同时,坚持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水利工程补短板工作,确保江河安澜、湖泊安全、社会安宁、人民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