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8月06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6版:书香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民族历史的自我坚守

——读迟子建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 姚 锦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以其对鄂温克民族的深刻刻画而广受赞誉。这部长篇小说以鄂温克人的生活为背景,讲述了这个民族在额尔古纳河畔世代繁衍生息的故事。小说以其深邃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赢得了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高度评价。

  小说以一位年近百岁的鄂温克族老妇人的口吻,讲述了她的生平及她与额尔古纳河的不了情。迟子建在这里不仅展示了鄂温克族的生活习惯、信仰和家庭观念,还呈现了他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哲学和对自然的敬畏。

  迟子建通过《额尔古纳河右岸》传递了对自然、生命和文化的深邃洞察。主人公的视角让我们得以窥见作者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命的珍视。在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迟子建并未将其简化为一味的对抗,而是描绘了一种和谐共存的画面。这种观念在当下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思考与自然的关系。

  小说的情节紧凑而富有张力,通过老妇人的一生和家族的兴衰,展现了鄂温克人的生活变迁。作者巧妙地采用了时空交错的叙述手法,使得故事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实的鲜活感。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使读者能深刻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波动。

  《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鄂温克文化的窗口,有助于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其次,通过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小说提醒我们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唤起我们对自然的保护意识。最后,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体现了人类的生存智慧和生命的顽强,对于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尽管《额尔古纳河右岸》堪称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由于小说主要采用一位老妇人的口吻,导致部分情节的描述较为单一,缺乏多角度的叙述。其次,尽管小说成功地展示了鄂温克族的文化特色,但在语言和叙述风格上可能略显单调,可能会让一些读者感到乏味。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思想深刻、文化内涵丰富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鄂温克族的生活和文化,也引发了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仍不失为一部值得推荐的佳作。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