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8月15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7版:文化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郝穴舰起义

    1949年的“郝穴舰”。

  □ 余波

  1948年底至1949年夏,长江中游一带停泊着国民党海军江防舰队的七艘军舰,其中常驻沙市码头的是“郝穴号”和“常德号”二舰。郝穴舰是抗战胜利后,从日军手中接收过来的旧式浅水炮舰。舰长少校衔,舰员编制七、八十名左右,隶属国民党海军江防舰队。

  策反筹备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深入发展,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战略大反攻,解放大西南的战斗也进入了最后的决战阶段。“郝穴号”作为国民党海军的江防炮舰,因常驻沙市港,中共襄南地委城工部决定从内部入手进行策反,让海军舰艇成为解放大西南战役中一股新的力量。

  1948年12月上旬,中共襄南地委王力安了解到“郝穴号”上的文书史元杰与地下工作者李国桢是内亲,决定利用这个关系进行策反。为此,李国桢和杨林、李国卿等从武汉调到沙市,执行策反敌舰起义的任务。

  1949年春节后,李国桢、杨林与舰上任文书的史元杰取得联系,通过多次接触和耐心启发,史元杰思想发生转变,决心弃暗投明。史元杰利用自己在郝穴舰上的职务之便,及时向中共襄南地委城工部提供了大量国民党江防舰队的军事情报,为起义的筹备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书信攻心

  5月上旬,杨林通过史元杰与“郝穴号”舰长李世鲁是老乡的关系,展开外线攻势。先给李世鲁写了一封信,信中阐明:目前革命的洪流已经势不可挡,反动实力已经土崩瓦解,希望看清形势,迷途知返、弃暗投明,投降人民的怀抱……。落款是:中国共产党沙市地下军。

  李世鲁接到“攻心信”后,思想震动很大,已有了起义念头。史元杰反复劝说他向前不久起义的国民党海军“重庆号”巡洋舰舰长邓兆祥学习,逐步消除了李世鲁的疑虑,使其同意适时起义,并秘密串联舰上其他上层人员。

  不久,我襄南军分区部队攻打窑湾,国民党驻军要求海军协防,郝穴舰虽然开航,但没有按照陆军的意图行事。

  1949年7月初,正当中共襄南地委荆沙支部与郝穴舰秘密策划起义时,国民党海军江防舰队司令部忽然命令郝穴、常德舰离沙,并派永安、永平接防。郝穴舰被迫西驶宜昌。

  起义前夜

  在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猛烈攻势中,国民党江防舰队残余的民权、永平、英德、英山、常德等五舰节节败退,都停泊在长寿和重庆江面,唯有郝穴、永安两舰还驻泊忠县。

  1949年11月28日,国民党41军命令郝穴号和永安号装载400余箱弹药,于次日晨开往丰都,援助陆军作战。这一命令在郝穴舰官兵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深知这是国民党垂死挣扎之举,必须奋起反抗。

  当晚,史元杰和舰长李世鲁紧急商量,决定立即起义,投向解放区。在李世鲁的召集下,部分觉悟的军官权衡利弊、研究对策,最终决定于次日凌晨起义。李世鲁要求大家分头秘密串联准备,由他亲自去做永安舰舰长聂锡禹的工作。经过一番努力,聂锡禹同意永安舰随同起义,并相约以鸣笛为起义的信号。

  起义行动

  1949年11月29日上午9时许,郝穴舰副舰长王内修、枪炮员梁子绮等带着部分水兵迅速占领了甲板。王副舰长站在舰舷甲板上说:“陆军兄弟们,我们兵舰马上要开航了,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工作和你们的性命安全,请你们到后舱去休息,等到达目的地再出来。”这群押运人员听后,一个个跑向舰尾,鱼贯钻入指定的后舱,然后被一把大锁牢牢锁上,就这样,不费一枪一弹,将这些人控制起来。随后,两舰官兵按照既定计划开始行动。

  上午9时20分,永安舰率先拉响了长笛发出起义信号,郝穴舰立即以长笛回应。两舰同时开机起锚,永安舰率先掉头向下游驶去,郝穴舰紧随其后。就在此时,搭乘在民政轮上待命启航的陆军见势不妙,开枪向两舰射击,两舰立即用机关炮还击,由于船速较快,双方迅速脱离接触。

  激战川江

  晌午,两舰过境万县时,西山钟楼炮兵阵地上的数门大炮向两舰轰击,居高临下的南北两岸守军以步枪、机枪向两舰猛烈射击。两舰以舰首主炮和双管机关炮还击。过万县后,突然传来轰鸣声,发现一架飞机在空中盘旋,因害怕军舰上的高射炮,未敢低飞投弹。

  下午二、三时,两舰经过云阳后,越往下驶,两岸的炮火越密集,战斗越激烈。行至固陵沱,江面宽距不到200米,陆军利用有利地势,向两舰疯狂夹击,至巫山上游15里的下马滩一直不断。永安舰副舰长严志兴头部中弹,仍镇定指挥;炮手王阿五钢盔被枪弹打下三次,头部受重伤倒在甲板前,还连发5炮;王阿五和机枪手向洪茂、纪鸿富在激战中英勇牺牲。

  船过下马滩,天已经完全黑了。当时,川江没有航标灯,夜航有船毁人亡的危险,按常规是绝不允许的。如果找地方停泊待天亮,前方巫山县城有守军,后面恐还有追兵,也十分危险。两舰舰长迅速做出决定:夜航巫峡天堑,冲过巫山。这时,两舰上的老引水江必全和崔永全迅速用报话机取得联络,他们表示,为了两舰和舰上160多名舰员的安全,宁可豁出性命,也要强行夜航巫峡。凭着数十年在川江驾驶的丰富经验,他们借着微弱的一线天光,沉着指挥着两舰于晚10时许,通过禁区、脱离阻截,在下离巫山40多里的川鄂交界处碚石停泊。

  经过一夜的激战与航行,郝穴号和永安号于1949年11月30日清晨安全抵达湖北巴东解放区。两舰舰长李世鲁和聂锡禹立即下舰向迎接的驻军首长陈述了起义的经过和意愿,受到了热烈欢迎和亲切慰问。随后,两舰在宜昌停靠并接受进一步的整编和改编。

  在宜昌休整数日后,飘扬着鲜艳五星红旗的两舰,旋即奉命执行解放大西南的支前任务,豪迈地又西上川东。以后,两舰东下整编,隶属华东军区人民海军第一纵队,郝穴舰改名湘江舰,永安舰改名珠江舰,驻守吴淞口要塞,为捍卫祖国的海疆和建设人民海军作出贡献。有些同志成为骨干力量,如舰长李世鲁调南京海校任教,副舰长王内修、轮机长丁永才等,后调任“长江号”军舰副舰长和机电长,1953年在武汉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