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8月15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北锚碇沉井开始首次下沉

  本报讯(记者陈雪玲 通讯员吴云烨)8月8日,随着现场施工总指挥一声令下,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建三局负责施工的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北锚碇沉井开始首次取土下沉,初期按8厘米/天的速度稳步下沉,后续将根据沉井取土下沉专项方案逐步增加到25—30厘米/天,计划9月15日完成沉井下沉。

  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是荆岳铁路、二广高速公路改线以及一级公路城市道路跨江段合建的公铁两用桥梁。大桥全长1723米,采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一跨过江,主跨长度1120米。南、北锚碇是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扎稳马步”的“大秤砣”,承载大桥主缆拉力,在未来共同拉起大桥主桥。

  北锚碇设计为重力锚,共25个井孔。沉井长、宽、高分别为76.0米、68.0米、32.5米,约12.3个标准篮球场大小。沉井总体分2次下沉,首次排水下沉深度为11.5米。

  为确保沉井首次下沉前姿态稳定,避免发生偏斜,荆楚建设公司与参建各方提前谋划、精心部署,在钢壳拼装前对松软地基采用“砂桩+砂垫层”的方式进行加固处理。下沉阶段,采用临界取土控制法,在沉井平面范围上,由内而外,分区分层进行下沉过程的取土控制,并在北锚碇沉井底部及侧壁各关键部位埋设189个高精度传感器,配合数字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采集沉井下沉期间的结构应力及几何姿态等关键参数信息,确保沉井下沉施工质量,为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建设提速打下坚实基础。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