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8月16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3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我市老旧小区陆续走上“蝶变”之路——

小区环境“提档” 居民幸福“升级”

  自2019年起,我市1594个老旧小区已经升级改造,惠及了194721户居民。不少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不仅环境变得舒适宜居,还搭上了“智慧”快车,让居民们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乐。

  张光前是荆州区城南街道新民社区的“原住民”,每次一回到小区大门口,他的喜悦之情就溢于言表。原来,他所住的老旧小区实施了升级改造,以前破旧不堪的大门经过翻新,不仅气派美观,而且更加安全。

  小区内部,也变得越来越温馨舒适。树上,有大家精心装扮的红灯笼;墙上,有每位居民的笑脸照片。过去没人愿住的破旧小区,如今变成了大家自觉想要维护和装扮的“家”。

  平时,大家聚在一起话家常,自发打扫小区卫生;逢年过节,大家聚在院子里做节庆食物、举办活动。老旧小区改造后的幸福感,洋溢在每位居民的笑容里。据了解,新民社区老旧小区共改造完成15个,涉及户数2131户,改造面积21.81万平方米。

  如今,一些老旧小区的改造已经不仅仅是环境升级,还进行了更多新尝试。

  沙市区胜利街道石闸门社区是老社区、老街区、老年人口聚集区。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加。为解决社区无健身活动场地的“尴尬”境地,近年来,街道、社区积极向市区两级行业部门申请全民健身项目,建设了面积达2084平方米,集篮球、足球、羽毛球、智能健身器材、健身路径于一体的全民健身工程项目。

  所有器材都设有遮阳挡雨的顶篷,由太阳能转换供电,在运动中可随时查看运动数据、监控心率,还具备竞赛、互动等功能。社区居民实现了在家门口科学健身的愿望,生活过得越来越惬意。

  石闸门社区的改造,除了硬件还有软件。比如引入专业物业管理,24小时为居民提供智能化服务。如果居民有家政服务、家电清洗、维修等需求,只需在微信小程序下单,就有专业维修人员上门提供“一对一”服务,而且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的30%到50%。

  此外,石闸门社区还开设智慧科普馆,设有机器人学习体验区、VR全景体验区和3D创意智造区,让居民在家门口了解科学知识,感受科学魅力;推出“窗帘之约”服务品牌,全年开展居家养老、医疗服务8076人次,举办各类活动70余场次……如今,《打造智慧“石闸门”,提升居民“幸福感”》案例被收入《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100例》。

  目前,我市老旧小区改造仍在如火如荼进行。市创文办考评督导办副主任裴高华介绍,我市在旧改过程中,不仅关注改造小区外貌、小区环境等“面子”的亮丽,更加注重楼道破损、管线老旧、照明设施等“里子”问题的解决,注重文明创建活动。在推动小区洁净焕颜的基础上,各社区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最美小区”“文明楼栋”创建活动,助推居民文明素养提升,真正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理念深入人心。

  (记者 马蓓 杨尹)

  编辑观点:

  我市一个个老旧小区陆续焕新,实现“逆生长”,有效提升了社区广大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民生工程,只要相关部门继续下足“绣花功夫”,将改造融于细微,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并与创文工作有机结合,就一定能谱写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曲”。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