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8月21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7版:时事关注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需要把握哪些重点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并作出了系统全面部署。我们要深入把握理解,认真贯彻落实。

  产业链是经济体系中各产业环节和上下游在一定的技术经济联系基础上形成的链条式关系形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指这种关系形态具有内在稳定性、自主性和柔韧性,能够在受到外部冲击后较快自我适应,在受到封锁打压时维持有效运转,在极端情况下保证基本功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取决于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和产业体系的完整稳定。我国拥有全球最齐全的产业门类、最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不仅为赢得大国博弈提供了战略支撑,也为全球经济的顺畅运行提供了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同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面临重构,产业链供应链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升,特别是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发展遏制打压升级,与我国强行“脱钩断链”,我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凸显。一个时期以来,国家围绕重点制造业产业链薄弱环节,在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提升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水平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健全相关制度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健全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一方面,要加快产业链“补短板”,统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快技术攻关突破和成果应用,提升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重点优势领域产业链“锻长板”,健全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增强产业链根植性和竞争力。

  第二,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注重“点”“链”结合,提升共性技术供给,注重场景牵引,强化政策支撑,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生态构建,实现“化点成珠、串珠成链”。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关键作用,有效利用我国市场规模巨大优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长,保持和发展好完整产业体系。

  第三,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对接合作模式,聚焦强链补链搭建产业转移合作平台。创新区域间产业转移合作模式,鼓励产业转出地和承接地建立产值、收益、用地等指标的分享机制。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构筑产业转移“拦水坝”,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开展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

  第四,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加快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坚持急用先行,突出紧缺战略性矿产,实现找矿新突破,增强战略性矿产资源长远保障能力。健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完善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资源储备动用机制,推动油气管网互联互通。推进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布局规划建设,夯实粮食、能源、矿产品原材料等稳产保供能力。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