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根据智能装备、化工新材料、纺织印染产业等不同产业项目落户需求,该区形成“市场准入、投资建设、生产准营、产城融合”四大高频政务服务板块,以产业链项目为主体,编制“一链通办”事项清单和服务指南,由帮办代办员、各部门首席代表、项目秘书组成不同产业链政务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
“我们初步梳理了全产业‘一链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其中既有所有产业项目都需要办理的通用事项,也有针对某一产业项目需要办理的特殊事项。”荆州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从产业链来看,化工新材料产业项目需要单独办理的事项较多,需要提前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对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的备案等,“清单上明确标注了产业链类别、政务服务事项名称、主管单位等,项目方可以一目了然。”
“我们为项目量身定制‘一企一案’,实行企业点单、精准服务。”该负责人表示,从项目推进需求出发,经开区政务服务进一步拓展增值化服务事项,将原本不属于政务服务范畴的公章备案信息查询、工程质量检测、施工合同网签、人才公寓和公租房申请等90项事项纳入其中,真正实现“一链通办”高效精准服务。
“统一标尺”护航企业发展
今年6月10日,荆州经开区首次出台《荆州经开区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建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制度,这也是我市首个区域出台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办法,通过为企业“打分”,推动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效率。
《办法》从亩均税收、亩均营收、亩均增加值、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研发经费支出营业收入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专家评估进行细致考核,通过计算公式测算出企业发展的相关指标数据,从而将企业分为A、B、C三类。
《办法》明确提出,被评为A类的企业可优先保障用电、用气、用水和新增用能、排污需求,支持申报中省市政策扶持项目,享受区级奖励奖补政策,重点保障信贷需求等;B类企业则鼓励加大进行“零土地”技改,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创新,在用地、用水、用能、融资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等;C类企业,则会整理回收各项要素指标,不予安排新增供应用地,严格限制新增用能和排污等。
引用2023年度相关数据,荆州经开区对全区275家规上工业企业进行模拟绩效综合评价测试。结果显示,140家企业为“A级”,80家企业为“B级”,55家企业为“C级”。
“要将有限的要素资源向这些优势企业集聚。”该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法》的出台,将对发展中企业实行差别化政策,坚决杜绝营商环境不正之风,加大正向激励、反向倒逼力度,推动扶优扶强、优胜劣汰,倒逼企业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