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8月28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3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种植大户:用汗水守护丰收的希望

  □ 记者 黄思明 孙颖

  近日,在荆州高新区新凤社区岳台队的一片田地里,王炳海戴着草帽,挎着篮子,提着镰刀、剪刀行走在田埂上,迎着热浪查看芝麻和中稻的长势。此时,室外温度达40℃,他已经连续劳作4个小时,脸庞被烈日晒成古铜色,额头上布满汗珠,衣服也早已被汗水浸湿,尽管如此,他也没有停下手中的农活,继续低头打理着农田。

  今年53岁的王炳海,是岳台队的种植大户,家里共有80亩田地,种植着玉米、芝麻和中稻。“现在正是夏季‘三管’的重要时期。”王炳海说,这些天他每天早上5点多就来到田里,一直干到中午一两点,巡田时转几圈就是两万步。

  夏季连续高温,最重要的就是水肥管理。连续高温,芝麻虽然耐旱,但长时间不下雨也会导致减产,稻田里,要保持田间适当水层深度,减轻高温对水稻生长的不良影响。这天,王炳海就和同伴们一起想办法,采取水泵抽水的方式,将水管从百米开外连接到田间,及时给作物“解渴”。“我们每隔2到3个小时,就要去田里看水源是否充足。”王炳海说,虽然天气闷热,但是看到作物滋润地生长,再热再累也感觉值得。

  “眼下,芝麻和中稻就要成熟了。一想到秋收,我全身都是劲,今天又是个丰收年!”王炳海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