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8月28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4版:石首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变信访为信任 化情绪为情谊

——石首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蝶变秘诀

  □ 通讯员 张红芳 易好

  过去,石首市群众矛盾纠纷频发,信访量居高不下,一度被摘掉“平安县市”的牌子。2020年起,石首市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后进变先进,背后有何秘诀?

  创新举措构建调解模式

  近年来,石首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市综治中心,构建“一站式”信访调解新模式,将市综治中心打造成预判风险的“指挥所”,化解矛盾的“终点站”。

  今年7月,桃花山镇居民兰某向市综治中心反映,桃花山镇某企业大型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导致道路损坏,影响周边居民出行。市综治中心立即组织桃花山镇、交通运输部门以及相关企业进行会商,决定对该道路进行维修,并于当月进行招投标,启动修建。

  “问题反映后,部门很快就拿出了解决办法,现在破损路面已经修复一新!”问题得到快速处理后,兰某为部门

  的高效服务点赞。

  为提升部门联动化解矛盾质效,力争初访及时办结和新“案”一次化解,市综治中心以群众接待大厅为核心,整合政法、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人社、信访等14家部门和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土地纠纷等13个专业调解委员会人员,采取常驻、轮驻、点驻方式,集中办公,通过8个综合调解室和仲裁庭、行政复议庭、审判庭,快速化解各类信访矛盾。2023年4月成立至今,市综治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481批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信访部门满意率分别达95.6%、96.7%。

  关口前移抓好源头治理

  “抓好源头治理,首先要做到关口前移,将矛盾化解置于纠纷发生之前,将纠纷调解置于信访形成之前,将信访处理置于群访集访、突发事件之前。”市信访局局长付方方说。

  2023年8月,调关镇指路碑村居民陈某向相关部门反映,一村民拟在其宅基地前建房,会影响其房屋采光通风及屋旁下水道修建。了解情况后,接访中

  心立即组织调关镇及有关单位开展专题会商,明确了陈某宅基地和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之间的空地不能建房。指路碑村委会承诺,如果今后需合理利用这块土地,将主要用于修建下水道,便于雨后排水。

  “有了村委会的承诺,我就放心了。”陈某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石首市结合共同缔造,以村民小组、居民楼栋为基本单位,通过“小组(院)说事”化解矛盾隐患,打造基层矛盾化解第一关口,确保小事不出村。截至目前,石首市已建立各级各类各行业调解委员会292个,强化镇、村、组三级综治联动,将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创建访情、社情、警情、舆情、民情“五情”收集汇总研判机制,将全市信访矛盾信息“一网收集”,对重大信访矛盾通过周研判、月调度,形成分析、研判、提示、定措、督办工作闭环。

  重点攻坚化解纠纷“积案”

  2022年,因地产开发发公司未缴清契税和维修基金,影响不动产证办

  理,小河口镇幸福商贸城的业主多次到相关部门反映情况。经核查,业主反映的诉求属实,该事项被列为市主要领导接访清单。通过多部门联合接访、及时督办,不到1个月的时间,幸福商贸城的业主便完成了办证手续。

  “感谢你们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为老百姓办实事!”2023年4月28日,市综治中心接访大厅出现温馨一幕,幸福商贸城86户的业主代表将一面锦旗送到工作人员手上,对他们的帮助表示感谢。

  通过落实领导接访下访包案机制,组建“智囊团”、用好“调解员”、引入“监督队”参与化解,一批十年以上的积案得到了极大化解,中、省交办的信访积案得到了全部化解。石首市坚持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信访工作的全过程,目前,已化解的积案均未出现反弹。

  在体制机制创新带动下,石首市基本形成“分层防控、分级处理、法治规范”的矛盾化解体系,信访总量持续下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