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砂做客《行风热线》直播间,围绕财政对住房保障的支持、我市保障性住房政策等,与市民朋友在线交流。
我市累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9950万元
朱砂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2007年以来,我市已建立较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筹集保障性住房、改造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等。
在公共租赁住房方面,我市中心城区公租房采取租赁补贴与实物配租并存的方式,对城区低保、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在荆稳定外来务工人员实施住房保障,随时申请随时受理。
公租房保障面积标准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每户总建筑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公租房租赁补贴按照市中心城区低保家庭(含分散供养的城市特困供养对象)14元/平方米、人,低保边缘住房困难家庭(含享受优待家庭)10元/平方米、人,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市场上租赁住房且纳入公租房轮候库的家庭)和在城区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无房职工7元/平方米、人的标准按月发放。今年以来,已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21.18万元,涉及925户。历年累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9950万元,涉及17527户。
申请流程:
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流程为“三审两公示”模式,符合条件申请人先提交申请至所在社区,社区归集提交到所在街道办,街道办对公共租赁住房申请人进行初示,街道办将信息提交至区住建局,会同区民政部门、公租房运营中心等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将最终结果报送至市住新局,由市住新局进行终审分配公租房或者发放租赁补贴。
“保租房”让新市民安居乐业
朱砂介绍,我市保租房主要通过新增建设和盘活存量等方式筹集,保障对象为在我市正常缴纳社会保险且在规定区域内无自有住房的新市民、青年人。房屋户型以70平方米以下为主,租金不高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85%评估确定。
近年来,我市一直大力推进新市民、新青年,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的阶段性住房保障工作,并支持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建设,引导成立国有企业保障房运营管理公司,推动全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3年,将政府筹集的3613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划转给保障房运营管理公司,在全省率先搭建“安居荆州”租赁门户系统平台,提供线上便民服务,租户可通过平台在线完成报名、审核、选房、签约、缴纳定金等所有租房流程,资料齐全当天即可“拎包入住”,让大学生、新市民缴纳不高的租金却能享受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自保租房划转以来到今年6月,已有1255套完成装修配租移交,为新市民解决住房困难、大学生群体实现安居乐业助一“房”之力。
申请流程:
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由荆州城发保障房公司负责,申请人可通过微信搜索荆州城发保障房公众号,点击安居荆州,即可按照操作流程,提交资料选择房源进行租赁申请。
1841套人才住房可拎包入住
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让人才在荆州“进得来、留得住、住得好”,“住有所居”是吸引外来人才助力扎根城市的首要条件。
朱砂介绍,市政府在中心城区累计筹集金凤人才公寓、吾悦华府、楚天都市·壹号院、碧桂园·楚天府、恒大金名都、中开金沙阳光等6个小区、1841套人才住房,累计面向“招硕引博、人才引进”、在荆创业就业各类人才分配1597套。人才房按照550元/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装修和家电采购,保证人才可以拎包入住,并实时根据需求降低租金和物业费,让各类人才住得省心、安心、舒心。
申请流程:
人才房申请用户在荆江人才码小程序上注册登录并完成人才认定后,可以进行公共租赁住房事项申请或保障性租赁住房事项申请,人才申请租赁住房资格认定内容、文件依据及办理流程详见小程序公告栏内用户操作手册。
“真金白银”支持住房保障项目
朱砂介绍,自2007年实施住房保障工作以来,我市财政部门多方筹集资金资金分别用于购房奖补措施、公租房装修、保租房筹集、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在财政收支紧平衡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逐年增长,强力支持住房保障项目。
近三年,我市共计安排资金45.77亿元,其中,住房保障3.9亿元,全市筹集保障性住房11042套,安排1125套公租房装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9.97亿元,改造老旧小区近20万户;棚户区改造31.9亿元。
除了保障性住房,我市从2022年出台了多部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规范性文件,从公积金、财税补贴、简化审批流程等多方面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复苏。财政部门全力支持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包括实行房款契税补贴、优化财税减免政策等。
编辑观点:
住房问题,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市打好政策组合拳,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配建等方式筹集保障性住房项目,满足不同家庭住房需求,托起了百姓安居梦。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要想让群众真正受益,还需要在保障性住房的准入、使用、退出、运营管理上建立规范机制,实现公共资源公平善用,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