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8月29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楚国为什么不占领巴蜀  为什么鬻熊名列楚王世系第一人  西周铜虎尊  翰墨荆楚  城市品读  凸显遗产价值 打造楚文化高地
第A007版:文化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凸显遗产价值 打造楚文化高地

  □罗星航

  近日,住建部推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在《发挥遗产价值项目》清单中,荆州洋码头历史文化街区(也就是耳熟能详的沙市洋码头)上榜,成为全国样板。精选保护利用清单,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决策部署,总结各地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中加强保护修缮、提升人居环境、发挥遗产价值、创新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为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打造文旅融合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遗产价值宝贵,文化底蕴丰厚。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文史底蕴丰富。沙市洋码头也早已名声在外,游客纷至沓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央媒都给予大量报道。近年来,荆州市开启长江大保护重大项目,沙市洋码头周边最终保留了80多栋、15.2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海关大楼、活力28厂、打包厂等一批极具历史人文价值的地域标志建筑展现在大众面前。集历史文化展示、创意工坊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园区闪亮登场。潮玩、美食、、滨江露营等新潮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这里已成为荆州文旅胜地和游客打卡地。文创园里展示的昔日沙市中山路记忆犹新,老天宝、老同震、老万年等老字号让人倍感亲切,新凤祥、好公道等品牌恍如昨日,毛家巷、觉楼街、巡司巷等老街巷勾起人们的深切感悟。它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湖北省特色商业街区、湖北省旅游休闲街区。一派平安祥和、烟火气十足的城市现实风景图画徐徐展开。

  邻江而建,依江而兴。灰墙红瓦,曲径土路,老建筑给人古朴、沧桑、怀旧之感,老厂房让人缅怀青春岁月、不忘奋斗历程。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让历史建筑修旧如旧,在具有遗产价值的区域寻找新亮点,不断推出新项目,可复制可推广。既保存历史风貌,能追寻过往历程,体验家国情怀,又开拓文旅新高地,满足游客需求,可休憩可娱乐,让历史文化街区充满活力,长盛不衰。

  当选第一批历史文化清单实属不易。延续街区历史风貌的山西省平遥县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街区传统格局的江西省永新县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历史建筑的天津市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提升街区安全韧性的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完善基础实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三条至八条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历史文化街区文脉深厚,传承有力。全国现有历史文化名城142座、划定历史文化街区1200多片,认定历史建筑6.72万处,形成了特色鲜明、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历史文化街区之所以享誉中外,是他们秉承中华优秀传统,矢志不渝发扬光大,以老带新,以大带小,千百年坚持,从不断代。老街区、老胡同、老里弄,留住了“烟火气”,留住了文化脉络。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改善了人居环境,使城市更具特色、更有魅力。在浩瀚历史中追求真理,在文化传承中守住根脉。尊重历史,尊重创新,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海纳百川的胸怀面向世界。这样的历史文化城市必将永葆青春,永立潮头。

  荆州文旅发展风头正劲,历史文化保护成绩斐然。巧借大江奔涌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宣传、楚文化节、电影频道荆州行、央视六公主行走荆州风景名胜等活动,荆州楚文化传承名闻遐迩。暑期以来,荆州市各大旅游景区人头涌动,方特东方神话、海洋世界、荆州博物馆、宾阳楼、大赛巷、红星路、荆街等热闹非凡。6至7月,荆州市累计接待游客达1374.7万人次,同比增长1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2.52亿元,同比增长29.5%。特色酒吧、咖啡馆、特色餐饮店、舞狮、采莲船、荆戏、汉服秀及民间杂技等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与此同时,作为国家文物局首批三大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依托单位之一,荆州文物保护中心30余年修复竹木简牍13万余枚,让简牍活起来,把文脉传下去。荆州胡家草场汉简、龙会河北岸楚简被评为2019“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枣林铺楚简被列入“2020中国重要考古发现”。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研究馆员吴顺清荣获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挖掘楚文化遗产,打造历史文化高地,必须遵循古迹保护原则,最大限度保护古迹古物的完整、原貌、原址,看得见山水,望得见乡愁,听得见历史,寻得着新意。让淹没于大街小巷的老建筑凸显出来,让即将消失的老厂房、名牌产品原产地重获新生。在历史回望中感悟风云岁月,在文化体验中彰显时代新貌。拆除影响大保护的老破旧,保留极具价值的文化根脉,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体现当代审美情趣,从历史、人文、旅游、休闲、观赏等方面,全新展示新景观、新元素、新体验、新作为。

  初秋已至,大地金黄。沙市洋码头成功入选历史文化街区首批清单,这是荆州市的大事、喜事。创建一个约定俗成的优质品牌不易,保护好、维护好这一不可多得的地域名片更不易。荆州必将打造更多具有荆楚文化特色的历史街区,让楚文化永远发扬光大。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