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卢成海 冯政 许芯悦 特约记者 潘健兴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是一种起病急,发展迅猛,并发症严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当病情危重与高龄、多基础疾病叠加,更是考验重重。
近日,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荆州二医)实施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一名93岁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
近年来,荆州二医以人才培养、技术提升、服务优质为重心,不断推进各学科齐头并进、精诚协作,努力构建起老年医学、骨科、感染性疾病等一批优质省级重点学科群,为全人群提供更坚实的全生命周期健康医疗服务。
9月2日上午,在九旬患者康复出院之际,其儿子陈先生将一面锦旗送到医护人员手中,表达深深的感谢。这份锦旗也承载着一家人对荆州二医全生命周期健康医疗服务的认可和信赖。
老人突发重疾 多科联合施救
不久前,93岁的陈爷爷半夜突发疾病,大口吐着黑水。儿子陈先生赶紧将老人送进荆州二医急诊科。
高热、昏迷、呼吸衰竭……老人病情十分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很快,陈爷爷被迅速转到ICU(重症医学科)抢救,快速完成相关检查,被确诊为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脓毒症、感染性休克。
老人命悬一线,ICU主任罗明一边组织医护人员迅速抢救,一边立即联系消化内镜中心、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展开会诊。
“胆管梗阻,是造成老人多器官衰竭、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原因,只有尽快解除梗阻,才有挽回生命的一线希望。”消化内镜中心主任谢先木给出抢救意见。
治病救人,时间就是生命。很快,老人被推进介入手术室。谢先木立即为他实施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微创手术。30分钟后,手术顺利完成,梗阻的胆管、胰管全部打通。
手术虽然十分成功,但老人术后仍面临着出血、感染、十二指肠穿孔、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接过救治病人的接力棒,罗明带领ICU医护团队精心治疗和护理,给予生命支持、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帮助老人平稳闯过一道道难关。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老人身体逐渐恢复健康。9月2日上午,是老人出院的日子,一大早,儿子陈先生就赶来了荆州二医。
“去年1月,老爷子感染新冠肺炎,症状严重,在二医ICU住了1个多月,终于抢救回来了。这次,老爷子再次被抢救回来,十分感谢医护人员。”对于荆州二医两次救命之恩,陈先生难以言谢,在办理出院手续前,特意将一面感谢锦旗,送到谢先木、罗明两位医生手上。
“二医的医术一流、服务一流,我们全家人都很感谢二医、信赖二医。”陈先生对记者如是说。
精进医疗技术 守护患者健康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是一种十分凶险的胆道疾病,死亡率很高。陈爷爷,93岁高龄、基础病多、病情危重,经过微创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老人最终转危为安。生命奇迹的背后,不仅展现出荆州二医各临床专科高超精湛的技术水平和高效团结的多学科协作实力,更展现出该院“以患者健康为中心”,努力打造的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
“麻醉,是老人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手术前,需要为93岁的老人实施全身麻醉,其困难之大、风险之高不言而喻。荆州二医麻醉科医护团队本着“患者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凭借扎实先进的麻醉技术,为老人成功实施了全身麻醉,为后续的急诊手术治疗提供了坚实的麻醉支持。
ERCP技术具有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特点,是目前微创治疗胆胰疾病的首选方式,特别适合老年患者。但ERCP手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否则,一旦出现出血、感染、十二指肠穿孔、胰腺炎等任何一种并发症,都可能给患者带来死亡风险。
荆州二医消化内镜中心在谢先木的带领下,熟练开展ERCP手术长达20年,成功抢救多位急危重症胆胰疾病老年患者的生命。在为93岁陈爷爷实施手术中,谢先木仅用时30分钟,就顺利解决了胆管梗阻等难题。术后第3天,老人的黄疸降了下来,体温得到控制,意识也逐渐清醒,病情得到有效缓解。
老人稳步痊愈还离不开ICU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罗明带领医护人员针对老人多器官衰竭、感染性休克,采取高流量给氧、抗生素治疗、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方案,悉心、细心守护老人。
“年纪大、基础病多、病情重,应该说老年人在疾病免疫力、手术耐受力及术后恢复等方面,远不及其他人群。能把90多岁的老人两次从死神手中拉回来,我相信,对于其他人群来说,治疗救治更不在话下。”对于两次挽救了父亲生命的荆州二医,陈先生深有感触地说,这就是一家人相信荆州二医、选择荆州二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