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9月06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3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渴了来喝水、累了来歇脚、还能打零工,市总工会精心打造——

工会驿站“三餐四季”的温暖

  □ 见习记者 周安一

  清晨,陈师傅从湖南发车,4小时车程后来到荆州两湖绿谷市场。正值饭点,他走进电子结算中心工会驿站,泡了两桶香喷喷的方便面,三下五除二便解决了中餐。

  “虽没点饭菜,但有空调房、有餐桌椅,还能打个盹儿,比过去不知好了多少。”陈师傅说。

  在加油站、银行、客运站……像这样的工会驿站,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已建成358个,无论何时都能让户外工作者“渴了来喝水、饭凉来加热、累了歇歇脚、没电来充电”。

  服务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工会驿站虽只有一方天地,却是户外工作者夏天里的避暑之地、寒冬里的温暖港湾,是工会服务职工群众、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幸福之家。

  规范建设零距离织密“服务网”

  户外,骄阳似火。

  临近中午,公厕保洁人员陈昌华脚下生风,一边脱下帽子,一边走进位于沙市区江汉北路52号的荆州水务集团工会驿站,“喝杯水,吹会儿空调休息下。”来不及坐下,陈昌华拿起一瓶矿泉水,一饮而尽。

  50多岁的陈昌华负责江汉北路片区的公厕保洁,由于距离近,荆州水务集团工会驿站是他日常休憩的首选之地。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眼前这个约40平方米的工会驿站,由荆州水务集团与市总工会共建,按照“七个一”建设标准,驿站不仅配有桌椅板凳,微波炉、饮水机、冷暖电器、冰箱、应急箱也样样齐全,帮助户外劳动者解决“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

  “驿站挨着南湖路主干道,人流量大、交通方便,现在天气热,我们不少同事、外卖小哥、环卫工人都到这吹空调、喝口水、充会儿电。”陈昌华说,以前没有驿站,再热的天也只能在路边树荫下歇歇,现在打开高德地图导航“工会驿站”,就可一“键”直达最近的休息点。

  在建设布局上,市总工会还充分结合创文、创卫及学雷锋志愿服务岗阵地,优化“工会驿站”,并借助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内容,让工会驿站服务更优、受益人群更广,构建起了一张疏密有致、互相补充、有效覆盖的工会服务阵地网络。

  双向奔赴共建共享“流动的家”

  “今儿怎么还没来呢?”工作间隙,中石化江津西路加油站站长鲁宛不时朝外张望。

  让他挂念的是停车巡管员李爱明,往常中午11点,李爱明都会到加油站旁的工会驿站休息,寒来暑往,已经成了加油站的“老朋友”。

  “突突突……”话音刚落,李爱明骑着摩托车到了。

  将车钥匙放到桌上,脱下脏外套,李爱明才到驿站沙发上坐下。

  推开驿站的门,“清爽”是给人的第一感受。质朴光亮的地板,带玩偶靠枕的沙发,雅致的桌椅、精巧的摆饰、葱郁的绿植,无不让人感到亲切舒适。

  此前,工会驿站设在加油站便利店内,位置狭窄,条件有限,几个板凳一摆便是户外劳动者的歇脚处。每逢恶劣天气,加油站的工作人员总是热情招呼大家到室内坐一坐。

  “便利店是人家做生意的地方,老是坐那不好。”尽管加油站工作人员热情不已,但李爱明和同事们都心中有数,并不常去。

  2023年7月,在市总工会的支持下,中石化江津西路加油站将便利店旁的仓库改造成工会驿站,为来来往往的“过客”们提供了一个温馨的避风港。

  “比自己的房子都好!”李爱明很珍惜这样的休息环境,要是来得早,就扫扫地;走得晚,就顺手把垃圾带走,把空调关掉。时间久了,他不再拘束,反倒“反客为主”,主动参与到驿站日常维护中来。

  不论是走南闯北的货车司机,还是走街串巷的外卖员,这些习惯了风里来雨里去的户外劳动者,在方寸之间觅得了片刻的安宁与归属。爱心驿站,不再只是他们身体上的休憩之所,更是心灵上的慰藉之地。

  就业增收创新打造“邻里工厂”

  一间不到20平米的小房间,却创造了人均每日70多元的收入。

  在荆州经开区常湾安置小区工会驿站,穿过休息区和阅读区,再往里间走,一片热闹。近10个“宝妈”正围坐在一起,一边说说笑笑,一边麻利地做着手工活。

  这些宝妈,大多是80后、90后,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技能,但因为要兼顾家庭,可选择的工作并不多。

  驿站经过多次与企业沟通对接,最终看中了工作时间灵活自由的手工串珠项目,以驿站为根据地,宝妈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来做手工串珠的第一位宝妈梅梅姐说:“这个工作太适合我了,按计件工资,有空就做,不耽误其他事,还认识了一群姐妹,这可比在家开心多了。”现在梅梅姐是手工串珠的“产量王”,每天能做200多个串珠,算下来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零花钱。

  如今的工会驿站,成了一个“聚宝盆”,不仅让宝妈们实现了自我价值,也让企业在节约用工成本的同时保证了产量。

  今年,驿站还上新了“荆州蓝领通”小程序,收录了134家企业1000余个岗位,吸引5600余名求职者登录,平台24小时发布、显示信息,搭建了企业与求职者的平台。

  “市总工会将坚持整合资源、资源共享、温馨服务的建设思路,按照位置合理、高效利用的原则,继续提升工会驿站精准化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亲职工、爱职工、为职工,全心全意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服务。”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