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9月11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5版:石首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大垸镇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创新发展模式——

“村社合一”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 通讯员 熊铭 柳丽 童潘婷

  近日,走进大垸镇和丰村,一排排整齐的果蔬大棚里,辣椒正“茁壮成长”。这些大棚是和丰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丰村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红+绿”产业融合项目,村集体经济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和丰村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的思路,将闲置土地“化零为整”,引进市场主体,并成功流转1500余亩土地发展露天瓜蔬和大棚瓜蔬。

  “和丰村深化村社合一的模式,不仅推动了产业发展,还带动了当地200余名农户就业,也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0余万元。”和丰村党支部书记吴必球说。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该村还采取“党员+种植能手+群众”的结对帮扶形式,引导群众抱团发展,推动产业大棚分片结对种植。同时,他们为农户提供种苗、肥料、技术指导及销售渠道等,构建产、供、销一体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大垸镇副镇长张新二说:“和丰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充分展示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巨大潜力。”

  通过整合资源、引进市场主体、深化村社合一等创新模式,和丰村成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绿色产业不仅增强了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还点燃了乡村振兴发展“引擎”,更助推了大垸镇“农业强镇”建设。

  下一步,大垸镇将继续探索集体经济的创新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引导更多乡村因地制宜,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