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9月13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6版:健康周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刘顺:实验室里炼就“火眼金睛”

    刘顺在查看检验报告。

  □ 记者 宗璇 汪漾 肖晗 特约记者 夏自宇 通讯员 鲁萌 胡艺之

  人物名片

  刘顺:医学博士,荆州市中心医院医学检验部副主任、分子感染与个体化专业主管,长江大学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肿瘤专委会委员。

  上午9时,是荆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忙碌的高峰时段。

  自动化、信息化的实验室内,充斥着数台仪器“咔哒咔哒”工作的机械声,交杂着检验人员的脚步声。在这里的每一个步骤,每一项数据,每一份报告,都关乎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精准医疗”时代呼啸而来,精准检测也在“大展身手”。

  “围绕精准检测,荆医已经涉及了遗传病、肿瘤、传染病、药物基因等领域。”荆州市中心医院医学检验部副主任、分子感染与个体化专业主管刘顺博士说,他和同事的工作,就是利用分子诊断技术,当好守护健康的“侦察兵”,服务患者、服务临床。

  精准检测 为临床精准导航

  检测是支撑临床工作的基石。

  在精准医疗时代,荆医医学检验部除了承担常规检测工作外,在分子诊断实验室,刘顺及其团队也致力于感染病原体检测、宏基因测序、无创产前筛查、染色体分析、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药物基因基因检测等等,个体化检测诊断和用药项目。

  60岁的易奶奶因为身体多部分不明原因出血到荆医就诊,医生怀疑她患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得知消息后,刘顺早上7点就赶到科室,加班处理样本。红细胞裂解、RNA提取、PCR扩增检测……4个小时后,诊断阳性的报告发送到临床医生手中,患者得以及时治疗。

  “以前只能外送检测,报告发送周期需要3个工作日。”刘顺说,医学检验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手段,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键信息、支持临床决策、帮助患者获得更精准的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一点,在重大公共卫生领域更加突出——疫情期间,刘顺和他的团队几乎每天都在跟病毒“短兵相接”。他说,做一名检验人,就是以实验室为战场,用高效精准的检测,筑起抵御疾病的堡垒。

  创新赋能 让“疑难杂症”无处藏身

  作为检验医生,刘顺深知: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才能够引进新技术、改进诊断方法,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52岁的老刘因头痛、呕吐、乏力等症状到荆医就诊,入院后出现高热、低血钾症、急性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检查显示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却没有找到明确病原体。医生决定为患者进行“病原体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检查——这是省内同级医院中首次完成的本地化新项目,目的是快速、准确锁定病原。

  经过努力,刘顺团队在患者肺泡灌洗液NGS结果中,揪出了“罪魁祸首”——鹦鹉热衣原体。临床医生迅速调整方案,对症治疗,患者得以痊愈。

  检验医生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的桥梁,不仅要查明病因,更要深入了解疾病机制。立足于临床、科研,刘顺先后主持湖北省卫健委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荆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参与医疗器械药物临床试验GCP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5篇。

  他还获批了一项发明专利。“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符合临床需求的实际应用,直接造福患者,对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满足和动力。”刘顺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