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骁)18亿亩耕地是红线,事关国家安全。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充分发挥卫星遥感技术优势,主动服务全市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中心积极服务全省耕地保护上门服务工作,主动承接坡度15° 以下林地细化工作,利用最新遥感影像,仅用短短2天就对省级下发的6506个林地图斑进行了内业细化,并将其划分为实地现状为耕地、通过简易工程措施可变更为耕地、不适宜变更为耕地等三类下发县(市、区),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把控了实施质量。同时,利用最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开展耕地后备资源监测,提取疑似新增耕地资源3万余亩,解决了常规调查方法耗时长、易遗漏、难涉足等问题,助推全市耕地保护工作。
市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将持续发挥技术优势,不断提高全市耕地保护工作现代化水平,积极构建耕地保护信息化建设新格局,以科技赋能助力耕地保护智慧化,为耕地保护全链条业务提供坚实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