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洪融宣
张春瑛是洪湖市中医医院心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洪湖市第八、九届政协委员,荆州市科协第五届代表。她一门心思扑在救死扶伤、护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事业上,尽力尽责,甘洒汗水,深受患者的信赖和称赞。2020年以来先后荣获“洪湖楷模”“洪湖市优秀政协委员”“荆州楷模·巾帼英雄”“荆州优秀科技工作者”及“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苦学过硬本领,聚力团队提质
自1999年大学毕业以来,张春瑛就一直扎根于洪湖。从一名年轻的住院医师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学科带头人,张春瑛从不放弃任何学习机会。2004年在同济医学院进修期间,光学习笔记就有厚厚的十来本,从基础到临床,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她都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因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她一年内两度被评为同济医学院“优秀进修生”,这在同济医学院进修生带教史上也是十分少见的。
学成归来后,为了提高洪湖地区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增强对患者的处置能力,她带领团队率先在洪湖开展了心脏介入手术,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奔波劳顿之苦,切实解决了老百姓就医难的问题。在不断提高自己业务能力水平的同时,张春瑛更是把年轻医师的培养放在首位,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年轻医生。
视患者如亲人,竭全力危转安
6年前,在一次下乡的义诊活动中,张春瑛结识了大同湖管理区84岁的阮婆婆。得知阮婆婆全身浮肿、行动不便后,她主动到家中看望,在和子女的交谈中,得知婆婆是心脏瓣膜病、心脏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婆婆的外甥也是医生,也带婆婆到多家医院就诊治疗过,但病情始终不见缓解,被多家医院告知随时有生命危险,只好居家对症治疗。看着阮婆婆痛苦的表情、阮家人尽心尽力照看时无助的神情,张春瑛向阮家人提出,想把婆婆接到洪湖市中医医院进行系统的治疗。
阮婆婆入院后,张春瑛组织了包括心内科、肾病科、ICU、呼吸科及超声科在内的紧急会诊,制定了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在以张医生为首的一群专家的全力以赴下,阮婆婆终于挺过了第一道难关,但因天气突然变化,阮婆婆又出现了肺部感染。长期的治疗,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对婆婆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家属多次质疑,多次要求放弃治疗,但阮爹爹要挽留老伴的坚定态度,给张医生的团队打了“强心剂”。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下,婆婆在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张医生也坚持每周随访,及时指导家人护理及服药。
热心公益事业,发挥专业优势
除了日常坐诊、教学查房、医共体帮扶外,在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的救援现场、在洪湖抗洪抢险的大堤上、在抗击新冠疫情的阻击战以及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都有张春瑛忙碌的身影。
作为心内科的知名专家,在高效率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张春瑛也紧跟“乡村振兴”的脚步,抽出宝贵时间定期参与乡镇医院查房、村卫生室坐诊及义诊活动,践行“323攻坚行动”精神,率先在洪湖地区进行慢性病筛查及健康教育活动,并把中医治未病的优势运用到预防保健中,足迹遍及洪湖市每个乡镇。
家住燕窝镇的小李是名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她的心衰症状反复易发,家里因病致贫,家人对小李的态度也一落千丈。一边是巨额的医疗费用,一边是随时可能骤停的心脏,病危的小李正处在绝望的边缘,这一幕刚好被下乡义诊的张医生遇见,看着同龄人面色晦暗,一动就喘的痛苦,她也痛在心。她急忙联系医保局领导,在得知可以得到慢病补助时,张医生亲自在城区和燕窝镇来回奔波,2天后慢病补助的“绿本本”就送到了小李手中。规范服药半年后,小李的病情也得到有效控制,经过多次复查,扩大的心脏功能也趋于正常。考虑到小李没有收入来源,张医生又主动联系妇联,希望能帮助小李脱贫致富。很快,市妇联就安排小李参加家政培训班。小李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工作学习上都非常刻苦。现如今小李已成为金牌家政服务能手,曾代表洪湖市参加省级家政服务大赛,并获得了优异成绩。
在守卫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新征程上,张春瑛孜孜不倦,甘洒青春汗水,报效浩荡的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