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卢艳 胡威虎
江陵沙岗镇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发源地,1928年至1932年间,鄂西特委、鄂西苏维埃政府、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鄂西少共总部等领导机关驻集于沙岗。这为中国共产党开辟白鹭湖、洪湖武装斗争,构成湘鄂西根据地整体发挥了奠基作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红军街已成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和生动课堂。江陵县沙岗镇人民政府党建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朱超凡告诉记者,近年来,江陵县积极筹措和争取项目资金,实施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期旧址抢险加固、消防、安防、展示利用等革命文物保护项目。整合革命文物资源,推进红色旅游发展。先后建设陈香波、贺彪、彭之玉等人物纪念馆,改扩建湘鄂西早期烈士陵园,修建红军饭堂,改善红军街人居环境。同时,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实践这一主题,在红色文旅和运营上打造“一里红军街·十忆沙岗情”红色文旅品牌,提升红军街人气,对红军街现有业态进行规范化布置,同时衍生设计12个业态品牌,对沙岗文创店、沙岗炒面、沙岗豆瓣酱、红军豆丝(豆饼)店、铁匠铺等进行提档升级,为壮大红色旅游打下坚实基础。
当四面八方的游客汇聚沙岗时,四通八达的安全幸福路也从沙岗延伸向远方。打通断头路、拓宽村组路、建设产业路,确保村村通、组组通。全镇交通实现农村客运到村、“四好农村路”到组、群众入户道路硬化三个100%覆盖,打通了地方农特产品进城、城市生活商品进村的双向通道。2023年,沙岗镇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每一条道路,都成为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路”。江陵县沙岗镇交通办主任马于忠介绍,目前沙岗镇农村客运和“双向”电商物流三级体系基本建成;综合交通服务站建管养运规范有序;通客运班车道路招呼站覆盖率达90%以上。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城乡交通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沙岗镇是江陵县小龙虾养殖大镇,经过对道路的提档改造,便利了运输车辆往来通行,农村公路成为了村民家门口的产业路、致富路。目前,沙岗镇以建设稻虾连作产业示范区、打造“稻虾特色小镇”等为载体,推进“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稻虾+康养+旅游”模式,推进稻虾产业与健康养生、文化旅游相结合,开设民宿、餐饮、捕虾体验等观光旅游服务,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曾经的革命热土,如今的旅游胜地。沙岗镇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品牌,充分发挥革命遗存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革命老区正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