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张红芳 刘敏 吴兆洋 柳丽
近年来,石首市以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治水方针,大力推进节水型载体建设。全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逐步提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水支撑。
工业企业历来是用水大户。位于南口镇的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生产用水主要用于循环水冷系统。在燃烧产生高温和风机的作用下,循环水会产生大量的蒸发。除了被蒸发掉的水分,剩余的水资源会被继续循环使用。
绿色动力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企业严格落实环保要求,在设计和生产工艺上坚持节水优先,通过完善管网管理、水计量管理、水平衡测试等综合措施,实现了水资源重复利用率100%。同时,企业还将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收集到自建的污水处理站,经过处理后再次进入循环水冷系统重复使用。
绿色动力是石首市加快节水型载体建设的一个缩影。市水利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石首市共确定创建节水载体86家,这些节水型载体不仅包括工业企业,还涵盖新型农业经营合作社、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等单位或区域。
建立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农业是必然选择。在大垸镇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滴灌系统覆盖了1000个大棚,铺设管道最远长度约2公里。滴灌系统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灌溉,做到了精准灌水、精确施肥。
以前,合作社采用普通喷灌,水资源利用率较低,5000余亩的种植面积、5000多个钢架大棚,需要消耗大量的浇灌用水。近年来,在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合作社耗资近50万元建设精准滴灌系统,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或其他孔口式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地送到作物根部,实现精准灌溉。
“与以前相比,现在的滴灌技术可节约近一半的水量。”天字号瓜蔬合作社负责人徐清华说,滴灌设备提高了水肥利用率,也促进了增产增收。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为引导公众参与节水型载体建设,石首市积极组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走进企业、学校、社区、乡村,倡导广大人民群众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同时,广泛宣传使用节水器具的重要意义,新建居民小区及主要公共场所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
坚持推进“水节约”的同时,石首市还持续做好“水保障”,组织各水厂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用水企业、居民代表等走进水厂,认识供水、了解供水、监督供水。
市水利和湖泊局负责人说,目前,石首市已建立政府主导,水利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工作格局,节约用水理念深入人心,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集约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正成为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