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0月11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5版:文学副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乡愁

  □ 段万宝

  来深圳十余年,我的乡愁越来越浓烈了。小学时代,村小就在村里。村小离我家很近,不超过一公里。我每天上学往返两次,放学回来就找妈妈,每餐饭一家人都在一起吃的。儿时不知乡愁滋味。

  初中时代,初级中学在邻村。初中学校离我家有三公里。初二时,学校就要求住校上晚自习。每逢放假,就急着回家,有了妈妈的家常菜,一口气就能吃一大碗米饭。那时的乡愁是妈妈的家常饭。

  高中时代,我16岁离家去五十公里外的县二中读高中。一个月才回一次家,每逢周末,经常会想起老父亲老母亲在家务农,自己如果没读好书,太对不起父母。那时的乡愁是对父母的愧疚。

  大学时代,寒来暑往。有时暑假正值农忙,一心牵挂着身单力薄的妻子,没有我帮忙,她怎么办。有时寒假遇到雪夜赶回来,妻儿都已经熟睡了。那时的乡愁是薄地、妻儿、小家庭。

  记得和妻子一起南下深圳时,女儿还有半年才毕业,儿子暂时寄居在我大姐家。那时的乡愁啊,就是对儿女无穷无尽的牵挂。

  半年后,女儿毕业在深圳工作,儿子接来深圳跟我在一起,我在哪所学校教书,他就在哪所学校读书,妻子也在深圳,但不在同一个区工作。那时的乡愁就是对妻子的相思。

  后来,儿子回老家读中学,女儿离开深圳,去了长沙工作,老婆还是同市不同区。那时候是真想家啊,刚开始没有智能手机,电话费又觉得贵,经常打公用电话。那时的乡愁是我在电话的这头,妻儿在电话的那头。

  再后来,我们来深圳不久,弟弟、母亲也不辞而别。每次回老家,只能在弟弟、父母的坟墓前头,黯然泪下。乡愁是我在坟墓外头,父母亲在坟墓里头。

  去年,我再也接不到经常牵挂我的堂哥的电话了。他一直要我把老屋推倒重建,以后我们要回老家养老。我现在一直未能实现他的遗愿。我虽然在岳阳君山有了栖身之地,我们从深圳到岳阳,只是从一个异乡到了另一个异乡,只是离老家近一些,但隔了一条长江。乡愁啊,就是一道长江,我在这头,老家在那头。

  现在,我不敢想更多,我一直在深圳民办学校教书,在深圳买不起房子。我只想能留在深圳工作到退休的那一天,退休后的养老金能养活自己,不给儿女添负担。在交通发达的深圳,买车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奢侈。但是国庆、春节,平常想回老家却买不到票时,才体会到买车的好处。这个时候,乡愁就是一张车票,我在车票这头,家乡在车票那头。

  来深圳十几年,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面对故乡的问询,你好久没有回故乡了,是不是成异乡人了。我只能虚构自己的行踪,其实一个不断修改着门牌号的人,怎么能热爱异乡的山水? 可我每次返回故乡,可故乡都变得面目全非,越来越像是另一个异乡。

  年少不觉家乡好,年老方知乡愁长。思乡,念亲,人之本能!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