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0月11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改革为支撑夯实发展“强根基”

——学习贯彻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

  □ 本报评论员

  教育、科技、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它们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荆州篇章,就必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形成人才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为荆州跨越发展、“展翅高飞”,提供“智核”能量和人才支撑。

  近年来,荆州坚持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不断深化改革,支持院校“双一流”“双高”建设,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加快建设江汉平原科教创新中心,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速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让创新“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效有机衔接。在人才发展方面,从“我选湖北·凤鸣荆州”计划,到千人“招硕引博”计划,再到“才聚荆楚·凤鸣荆州”计划……荆州以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大气魄,全面构建“引育用留”人才生态链,厚植“近悦远来”的人才沃土。

  这些改革措施,提升了教育质量、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了人才发展环境,为荆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面对发展新形势、新任务,要着力谋划更高层面创新突破,汇聚一切有利于激发发展活力的人才要素和科教资源,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教育的支撑力和贡献力。要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破解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困境,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能,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科技创新体系。要进一步破除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流动、激励等方面的“小梗阻”,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生态,使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欢”。

  未来,荆州应继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构建更加开放、协同、高效的体制机制,加大对教育、科技、人才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荆州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