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0月11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7版:文化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亲“麋”无间 一“鹿”同行

  □ 罗星航

  展人性之美,与自然共生。电影《奔跑吧,麋鹿》9月5日正式在全国上映。9月3日,全国(荆州)首映礼在凯乐剧院举行。长江麋鹿栖息地——石首天鹅洲作为取景地,再一次享誉中外,成为游客打卡地。

  长江故道边,彰显绿色和谐灵秀,展示生态文化蝶变。这部荆州本土题材的电影,以小切口表现大主题,以小人物揭示新时代,聚焦长江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等话题。该电影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重点指导,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文旅集团石首公司、长江电影集团、石首博雅城投、长江云新媒体集团、荆州市传媒集团等单位出品。

  石首有麋鹿,栖息天鹅洲。“《诗经》上说的“呦呦鹿鸣”,就是麋鹿空灵的叫声。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麋鹿产仔季,共有498头小鹿出生,创历史新高。据统计,截至目前,湖北石首麋鹿数量已增至3800多头,种群规模全国最大,其中保护区内有2400余头、保护区周边有1400多头。

  麋鹿是中国特有物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麋鹿是偶蹄目鹿科麋鹿属的哺乳动物,因为头似马,尾似驴,蹄似牛,角似鹿,又被称为“四不像”,是鹿科动物中尾最长的种类。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在湖北、北京、江苏等地建起麋鹿保护地,助其在长江、黄河中下游等栖息故地重建家园。

  湖北是一幅美丽的画,也是一座丰饶的园。荆楚大地水清岸绿、江豚逐浪、麋鹿成群,生态美景世人瞩目。

  荆州借天时地利人和之机,在长江大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勇于担当,不遗余力,1991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1567公顷,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湖北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麋鹿重要栖息地入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范例”。

  发挥长江故道优势,全力保护麋鹿栖息、繁衍、野性、科学生长,石首以野生麋鹿种群及其自然环境就地保护为核心,实现保护区资源管护、科学研究和科普宣教相结合,将保护区建成融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生态旅游、自然资源有效保护为一体,管理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示范自然保护区。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坚持跟踪观察,记下麋鹿每天的点滴,守护着麋鹿种群从最早的64头发展壮大至今。麋鹿灵动的身影与周边的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

  拓展文旅优势,在保护中开发景区,扩大天鹅洲知名度,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验长江奔腾之势,展现石首生态之美,让麋鹿之乡闻名中外。满足人们对回归自然、欣赏美景、享受原野风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让游客愿意来、看得美、玩得好。来天鹅洲观赏麋鹿的游客络绎不绝。《湖北省旅游总体规划》已将天鹅洲列为湖北省十二大特色精品旅游区之一,2006年又被中国旅游营销年会授予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

  万里长江,美在荆江。荆州肩负长江大保护重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发展路径,483公里的荆江河段全线发动,共同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唱响荆江高质量发展主旋律。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荆州不负众望,奋力前行。近年来,荆州已清理、取缔非法码头340处,腾退长江岸线52千米……荆州以筚路蓝缕、敢为人先的楚人精神,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亲“麋”无间,一“鹿”同行。同饮一江水,共护长江美。电影《奔跑吧,麋鹿》上映正当时,开学季,抒发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心理的人文情怀,上一堂生动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课。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电影的现实意义就在如此。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