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0月14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江陵县:

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 记者 陈雪玲 通讯员 姜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执政为民最急迫、最头等的大事。”10月12日,江陵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先刚做客“中国式现代化荆州实践·县市区长(局长)谈落实”系列新闻发布会江陵县专场,就江陵县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近年来,江陵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四个五”“三个统筹”“四个以”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更加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增加民生投入 夯实民生之基

  投入力度,彰显民生温度。

  “3年来,江陵县累计领办2100余件民生实事。”李先刚说,这些年,江陵县坚持立足实际,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严格落实上级部署,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和共同缔造等活动,坚持做到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兜底线增福祉。

  2023年,江陵县民生支出达到27.5亿元,较2022年的21亿元增长31%。今年前三季度,实现民生支出23.9亿元。今年,江陵县采取超常规措施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突出抓好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24件典型实事已办结13件。同时,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由人大代表票决选定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今年已按时序完成4件。

  如何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巩固脱贫成果。江陵县连续3年在全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考核中获得“好”等次,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从2021年的13132元增长至2023年的17161元,年均增幅达14.3%。

  落实就业优先。近三年,江陵县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返乡创业1400余人,城东返乡创业园获评“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越来越多的江陵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加强社会救助。江陵县聚焦孤寡老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精准高效落实各类托底政策。今年国庆节前,为全县2631名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让困难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保障饮水安全。江陵县整合全县供水管网资源,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并稳步推动乡镇水价下降,全县群众喝上“放心水、同价水”将变为现实。

  深化殡葬改革。江陵县新建县殡仪馆和14个节地生态公墓,县域内遗体接运、火化等4项殡葬费用全民免单,群众治丧负担平均下降65.8%,殡葬综合改革模式被民政部确定为平原地貌模式在全国推广。

  聚焦“急难愁盼” 补齐民生短板

  这些年,江陵县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努力把老百姓的“呼声”变成“掌声”。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3年来,江陵县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9所,新增学位490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突破50%,2个教联体被纳入省级试点,特殊教育从无到有,高考成绩实现“三连升”。特别是今年高考,特殊控制线上线人数同比增长11.12%,越来越多的江陵学子圆梦了自己的大学梦。

  看病就医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3年来,江陵县先后实施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医院等15个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县人民医院创成三级医院,构建起“1+3+9+N”的县乡村三级医共体体系。

  今年,江陵县坚持“早谋划、快建设、优网络”,在全市率先完成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省级试点建设,初步构建了“病理切片数字化、诊断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的病理诊断服务新格局。通过“软硬件”建设,今年前三季度,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例均费用下降7.51%,基层医疗机构住院人次同比增长6.74%。

  病有所医是老百姓的基本需求,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也是民生所盼。3年来,江陵县完成4所农村福利院和61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建成了21家老年人助餐点、8个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每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达到43张,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强化系统集成 创造更美好生活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江陵县坚持民生工作就是经济工作,强化系统观念、运用统筹方法,推动经济与民生、发展与安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如何统筹促发展和惠民生?江陵县坚持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为切入点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按照“以产促城、以城聚人”思路,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绿色智能新能源船舶和海工装备、农产品加工等四大主攻优势产业,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

  3年来,47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新增“四上”企业198家、总量达到322家,新增市场主体1.4万户、总量达到2.6万户,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市领跑。同时,用好用活房票征迁、综合性民生支持等政策,吸引近万人在县城安家。

  如何统筹优环境和惠民生? 江陵县坚持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突出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沿江1公里内化工企业全部完成“关改搬转”,内荆河历经十余年治理,变成了人水和谐的“幸福河”,龙渊湖生态旅游景区获评国家3A级景区。同时,聚焦群众生活需求,利用城区闲置地块,建成了17处共4800余个停车位,实施江陵大道奥林花园段“治绿透光”,进一步改善了城市面貌。

  如何统筹保安全和惠民生? 江陵县坚持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无职党员“左三右三”“小巷微自治”“红管家”等方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深入实施“共同缔造平安出行”三年行动,“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李先刚表示,江陵县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谆谆教诲,在“七有”上持续用力,推动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幸福新江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