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匡奕君 宗璇 特约记者 杜川 通讯员 徐智彬 张世琳
与共和国同生共长,七十五载春秋,见证了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简称“荆州一医”)的成长与变迁。10月11日,医院发展迎来新的里程碑——荆州一医西院(荆州市肿瘤医院)迁入荆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荆州一医北院)。
两年来的计划和筹备,搬迁开启的加速冲刺……所有的智慧和汗水,都在此时书写出“焕新升级 健康启航”的精彩华章,开启了荆州一医竭诚服务人民、担当健康使命的新征程。长江大学、沙市区委、市卫健委、市医保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在北院焕新启航仪式上提出殷切期望和祝福,希望该院能够坚持高质量发展,发挥其承担荆州新城乃至全市医疗卫生服务的职能,增进广大市民健康福祉。
活动当天至13日,北院区20个学科博士、学科带头人携医护团队,现场为市民提供健康咨询免费义诊、免费检查、健康科普等惠民服务。
夯实医疗基础 打造区域医疗新高地
荆州一医北院地处拔节生长的关沮新城,周边配套齐全。3路、7路、33路公交车直达,同时,医院开设免费城区便民服务专线5号线、6号线,交通便利。
北院区有床位1000张,设置临床、医技科室30个,其中包括1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放疗中心也同步开放运行,在专业硬件设施上,配置了3.0T磁共振、64排宝石能谱CT、128排螺旋CT、直线加速器、全数字杂交手术室等先进医疗设备,让患者得到更为专业、精准诊疗服务。
科技感与人性化的就医细节,为北院提升医疗服务赋能;科学的治疗布局、智慧的就医场景,与总院一脉相承。正如荆州一医院长孙亚凌所言,北院区的焕新启航,不仅优化了医疗资源布局、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更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现代化、人性化的就医环境。医院将打造好荆州及周边地区具有显著学科技术优势的医疗服务新高地,为荆州医疗卫生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扩容优质资源 树立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荆州一医北院区的焕新升级,契合荆州关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和荆州新城发展战略构想,有利于促进全市医疗事业均衡发展。该院将通过加快构建现代化医院服务体系,为荆州新城成为“荆州新中心、江汉主引擎”构建起强有力的医疗保障体系,为新城居民和周边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北院区升级后,原西院保留综合内科、综合外科、肿瘤科门诊,开展坐诊、取药和检验检查、急诊转运等服务,继续为周边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至此,荆州一医将依托优势医疗资源,锚定建设就医环境适宜、医学研究领先及公卫体系健全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肿瘤临床重点专科目标,为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
激活人才“磁场” 搭建医教研协同新团队
以荆州一医北院焕新升级为载体,医院选派50余名学科带头人、博士专家到北院区组建全新医疗团队,推动从“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转变。
对此,医院肿瘤学科医务工作者深有体会。在北院区升级过程中,肿瘤学科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力求在肿瘤的进程中诊断,精准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他们承诺,将和团队一起在北院区这片新的天地中,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与温暖。
另一方面,荆州一医作为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院区的焕新标志着医院在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迈上新台阶,也为长江大学医学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将全面带动医校建设的协同发展。
提升服务能力 探索健康管理新模式
作为荆州一医发展历程的重要节点,北院区的升级是医院优化学科布局、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医疗质量的新发展契机。
北院区将打造创伤救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5大优势学科群,以肿瘤疾病治疗、公共卫生防治、急危重症救治3大优势领域为战略发展支撑点。通过肿瘤疾病全流程综合诊疗、危急重症一体化救治、传染病防治协同管理的新模式,建设强大的平台学科,并对新技术、新趋势进行提前布
局;通过多学科诊疗(MDT)、日间手术以及快速康复等先进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精准、贴心的就医体验。
同时,北院区还将与总院区学科间形成融合发展,建立院区间患者转诊、会诊机制,为患者提供诊疗—护理—康复连续性服务,实现患者在各个院区间诊疗的无缝对接,确保患者就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新高地、新标杆、新团队、新模式。荆州一医党委书记李茂坤表示,医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国家肿瘤临床重点专科征程中,奋力谱写荆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新篇章,为江汉平原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系统连续、公平可及的卫生健康服务。
由李茂坤、孙亚凌交到北院区专家团队手中的“四新拓界领航者”纪念杯和荣誉证书,如同一把熊熊火炬,引燃每一位一医人心中的星星之火。烛照前路,催人奋进,荆州一医汇聚起新征程上再出发的磅礴力量,将继续为荆州这片发展热土注入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