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0月15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6版:江津笔会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在神农架赏秋

  □ 邓传美

  我爱秋天! 阿多尼斯曾说:“冬是孤独,夏是离别,春是两者之间的桥梁,而秋,渗透了所有季节。”在神农架,秋天宛如一场盛大的静谧舞会,风卷云舒,岁月如歌,染尽天地万物。

  朋友告知我,神农架的秋色如梦如幻,若在夏日避暑后能留至10月,便能尽情目睹秋天的绝美画卷。于是,我顺着他发来的几条路线,踏上了一场赏秋之旅,渴望在这个时节里找到生命的沉静与丰盈。

  今年的秋,来得格外迟。大地在夏的高温中煎熬,直到仲秋,才见风凉雨润。初探时,我沿着松柏、阳日与新华镇北线行走,眼前的山坡间,偶尔能见一抹红叶,那并非大自然的恩赐,而是酷暑的余烬。然当晚秋降临,神农架的秋仿佛终于觉醒,风起叶落,雨过天晴,秋色如泼墨般洒遍山野,层层叠叠,映出岁月的厚重与隽永。

  神农架的秋天,蓝天如洗,白云似棉。伫立山顶,极目远眺,天地苍茫之间,仿佛只剩下这山与云,远离凡尘的喧嚣,唯有风声轻轻诉说着时间的秘密。那凉风拂面,带来秋天的冷冽,也带来内心的宁静。秋天啊,它不喧嚣,也不催促,它只默默走来,静静提醒我们:万物皆有时,生命也有它的节奏。

  当第一缕秋风悄然拂过,神农架的山峦也换上了秋的盛装。大自然的画笔在这里尽情挥洒,将金黄与赤红轻轻点缀于层叠的山谷之间。那如火的枫叶,如同一顶璀璨的皇冠,罩在群山之巅;而那些依旧苍翠的松柏,则像一首低吟的诗,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悠长。

  秋雨,今年像是一位迟到的舞者,优雅地踱步而来。雨丝如轻纱般飘落,洒在这片神秘的大地上。雨中,山峦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充满诗意与浪漫。那雨中的红枫、黄银杏,越发鲜艳,宛如自然的灵魂,在细雨的轻抚下跳动。行走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泥土的芬芳与草木的清香混合在空气中,令人心神俱宁。路边的百日菊、风毛菊、紫茉莉、一年蓬、石蒜和木槿,在雨中依旧绽放着美丽笑容,它们不畏风雨,顽强地展示着生命的力量。

  神农架的秋,是立体的。从谷底到山巅,每一步都是色彩的演绎。从常绿阔叶林带到亚高山灌丛与草甸带,2700米落差,六大植被带,千叶万树,色彩纷呈。穹庐之下的山峦,披着一层霞帔,红、黄、绿交织成一片梦境。每一缕风掀起一片叶,每一片叶都在述说时间的韵律。

  这秋天,更是梦幻的。大九湖,犹如仙境中的镜子,山水相依,晨雾弥漫。日出前的几个时辰里,湖面云气缭绕,山色苍翠,仿佛人间与仙界的界限在此处变得模糊不清。每一次呼吸,仿佛都能感受到时间在这里停驻,一切都静止在这个秋日的梦境中。

  红坪画廊,是赏秋的必经之地。20世纪70年代,著名画家张步创作的《红坪画廊》在国外巡回展出,大获成功。这次画展让神农架声名鹊起,大批文人墨客来此采风,从此“红坪画廊”便成为红坪镇的美称。15公里长的峡谷,两侧崖壁险峻,奇峰峥嵘。纸厂河如玉带般穿行其间,瀑布飞泻,声如奔雷。而当秋风轻拂,红坪画廊的山色愈发夺目,沸腾的红叶铺满山坡,仿佛大自然在为秋天举办一场盛大的庆典。云雾缭绕之间,村庄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世外的宁静与安然。

  在神农架,秋天没有城市的繁华与喧闹,却有着最纯粹的丰收之美。山林中,野果挂满枝头,那红彤彤的山楂、紫莹莹的葡萄,仿佛一盏盏灯笼,将秋天照亮。人们背着背篓,穿梭在山林之间,采摘着大自然的馈赠,八月炸、五味子、山核桃、猫儿屎、野板栗……农家小院中,丰收的果实堆积如山,玉米、辣椒如同金色与火焰,在阳光下闪烁着丰收的喜悦。

  神农架的村庄,人们守着四季轮回,心怀平静而恬淡的生活态度。“烤着疙瘩火,吃着洋芋果,腊肉配着烧酒喝,神仙不如我。”他们与这片土地和谐共生,如同秋天一般,朴素而丰盈。那份宁静,是生命的诗篇,是自然的赞歌。

  秋天带给我们的,何止是山色、风景,更是一种生命的启迪。人生如秋,半是烟火,半是远方;半是清醒,半是释然。每一片落叶,都是时光的见证;每一阵秋风,都是生命的浅唱。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