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周安一 通讯员 刘天泉
秋日艳阳下,江陵县郝穴镇沿江社区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墙绘别致生动。走在其中,一步一景,一家一景。
“我们社区是少数民族聚集社区,通过‘石榴花’民族舞蹈队、‘同心圆’志愿服务队等举措,极大激发了各族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说起社区的大小事务,“95后”社区书记皮傲阳侃侃而谈,很难相信他在社区书记的岗位上只磨炼了两年。
像皮傲阳这样的“能人”,在江陵县越来越多。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今年以来,江陵县大力推进“群雁工程”,以“头雁”领航、“名雁”示范、“强雁”振翅、“外雁”归巢、“弱雁”齐飞、“雏雁”成长“六大行动”打造结构优、素质高、能力强、活力足的乡村骨干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选对一个人 改变一个村
“头雁”领航,基层组织增活力
这个国庆假期,江陵县熊河镇两湖垸村党支部书记严伟和乡亲们格外忙碌。
稻田里,收割机穿梭,一缕缕稻穗尽收囊中;基地上,大片金菊迎秋风盛放,村民们躬身花海,抢抓时机采摘上市。
而就在几年前,两湖垸村还像一位身染“沉疴”的病人——血吸虫病重灾区,加之地理位置偏僻,集体经济底子薄、路子窄,是全县落后贫困村。
“虫窝子”变为“金窝子”,乡亲们说,这离不开严伟。
2013年,严伟返乡创业,2018年,作为村里的能人,他被村民推选为熊河镇两湖垸村村支书,从“外雁”变“头雁”。
心怀满腔热忱,严伟带领村民整田积肥、兴修水利、以机代牛、查螺灭螺、集中治疗。如今,两湖垸村田成方、地成块、路相连、渠相通、人健康,先后获得全国第八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荆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选对一个人,改变一个村。如何把优秀村党支部书记选出来?
江陵县始终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让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等能人在乡村振兴中展才华、显身手,吸纳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领头雁”来“领航”。今年来,共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3名,“两委”干部69名,村党组织能力由“弱”变“强”。
选聘“新农人” 建设新农村
“外雁”归巢,增产创收有助力
走进荆州市江陵县沙岗镇李公垸村,一辆辆运粮大车沿着沥青公路鱼贯而出,绿苗壮育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大军正在路边指挥着车辆。
李大军是村里备受信赖的“新农人”。2019年,他弃“工”投“农”,回到家乡李公垸村,探索成立了江陵县绿苗壮育秧合作社,带领周边贫困户30户45人走上致富路,年发放劳务工资100多万元。
“2023年5月,我还被聘为村里的发展顾问。”言语之间,李大军充满着自豪。
为发挥在外乡贤能人资源优势,江陵县实施“一村一名荣誉书记”“一村多名发展顾问”计划,发挥“外雁”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优势,探索建立“农户产+顾问卖”“顾问投+集体种(养)”等结对共富发展模式,帮助村组理思路、抓产业、引项目,实现群众一起想、一起干、一起富。
目前,江陵县已组建发展顾问团125支,选聘“荣誉书记”125名、“发展顾问”446名。
自被聘为沙岗村发展顾问,李大军更忙了,忙着给村里解难题、传技术。为解决插秧难题,他带领村委干部到山东学习育秧技术,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农户找村委会定种,合作社给予农户一定优惠的育秧播种“新模式”,解决了春耕备耕中的难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如今,在江陵,像李大军这样的“外雁”,不是一只,而是一群——
“桃子姐姐”杨巧玲利用电商平台为2700余户农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虾稻顾问”邹元昆创办水产养殖公司,带动150名村民年均增收1万余元……
通过实施发展共谋、产业共富、公益共帮、文化共育四大工程,江陵县进一步释放了“外雁”活力,壮大了村级产业,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书记讲给书记听 书记跟着书记学
“群雁”共振,乡村振兴添动力
“过去,我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一直没有明晰思路,这次培训给了我很多启发。”参加完“书记论坛”后,熊河镇花兰村党组织书记黎文新回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商量发展产业的路子。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