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0月18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3版:洪湖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洪湖市成立11家秸秆收储运和综合利用市场主体

秸秆回收打捆忙 变废为宝助增收

    秸秆回收打捆现场。

  本报讯(记者黄睿智)近日,在乌林镇胡范村和峰口镇简市村,一台台秸秆打捆机正在田间作业,一排排秸秆被粉碎、压缩成型后,统一回收运往附近的秸秆收储站点,不少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秸秆打捆机正常运行和高效作业。

  农民丰收后,秸秆处理是个难题。乌林镇胡范村党支部书记胡勤习说:“今年村里请来第三方公司,免费为农民解决废弃秸秆回收的难题。”这些集中收集起来的秸秆,将制作成青稞饲料。

  今年以来,洪湖市各乡镇加大宣传力度,在进行秸秆禁烧宣传的同时,向所辖各村普及秸秆打捆的好处和相关政策,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乌林镇的包村干部每天定时下村,现场巡查督办秸秆禁烧工作,同时组织16个村的党支部书记现场观摩大型机械设备打捆过程,为进村入户宣传做好准备。

  据了解,通过将秸秆打捆,可有效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降低火灾隐患,同时也为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废弃秸秆离田收储后,将被二次加工成饲料、有机肥等产品,不仅有效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也推动了农业产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农民秋季播种创造了一个好的条件。

  目前,洪湖市共成立秸秆收储运和综合利用市场主体11家,设置若干个村级秸秆收储站点,秸秆综合利用方式逐步由原来的秸秆还田为主,转变为秸秆离田收储“五料化”利用为主,不断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