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1月01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1版:文学副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眷恋老江河

  □ 彭桂生

  小时听说在兄长工作的尺八镇有一条神奇的大河,不但可产成千上万稀奇古怪的各种鱼类,而且水中还卧藏有数百斤重的大鱼,掀起的浪足有丈把高,但可望而不可及。这个传奇一直在我心中挥之不去。想不到几年后,我竟与这条大河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朝夕相处并间接往来20多年。如今,年已古稀的我依然想着她、眷恋着她、深深地爱着她。

  记得1972年5月,有一群出生于1954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伢,初中刚毕业,就背着行囊来到了位于监南江畔的国营老江河渔场,对未来的人生旅程既迷茫又憧憬。渔场场部位于尺八镇东北洲(称为下口),养殖水面就是一条呈马鞍形的长江故道水域(毗邻三洲和柘木,全长45里、宽1公里,常年平均水深6米左右。1909年长江自然裁弯后形成一条故道,1957年修筑三洲联垸时将上下口封堵筑坝建闸,形成静态水域。1958年设立荆州行署国营老江河渔场,1960年下属监利县管辖,为全县三大国营渔场之首)。

  这片水域似一条巨龙安谧地静卧在长江旁,特别引人注目,享誉荆楚大地。老江河不但以美丽富饶、风光旖旎而出名,而且还以母亲河、种质库(1990年由农业部确定为“长江水系四大家鱼种质资源天然生态库”)而著称。她是自然界的壮丽画卷,她流淌的旋律,奏响着大地的和谐之声,她泼光粼粼的浪花映照着天空的美丽,她就象一位正在痴情哺乳孩子、温柔善良的美丽妈妈,无私地奉献出她那甘甜的乳汁,慷慨大方把爱洒向人间,赐予那些日夜守护着她的沿岸父老乡亲。

  当我第一次看到和走近那么壮阔、浩渺、清澈的老江河,感觉异常新奇和震撼。放眼望去,只见河道两岸杨柳依依,炊烟袅袅,景色如画;河床下清澈见底,水草茂盛,鱼鳖竞游;河面上波光鳞鳞,水平如镜,雁鸭同栖;天空中云蒸霞蔚,鸿雁鸣飞,水天一色;时常看到群鱼争食,跳跃腾飞;龟鳖竞游,浪花飞溅的奇妙景观。第一次吃着一筷子长的黄颡鱼,那细嫩的鱼肉和鲜美的汤羹,胜过山珍海味,让人胃口大开,回味无穷。特别是与场部毗邻的中洲林场,数十亩果园,园内有桃树、梨树、杏树、桔子树和苹果树等,一年四季,花果飘香,五彩缤纷,十分宜人。那散发出来的阵阵浓郁诱人香气,十里八乡都可闻到,沁人心脾,为渔场平添了勃勃生机和靓丽色彩。

  老江河以盛产青、草、鲢、鳙、鲤、鲫、鳊等七大家鱼及虾、蟹、蚌、龟、鳖等特种水产品闻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下口孙良洲闸从长江灌江纳苗,引进了鲶鱼、鳡鱼、翘咀红白、黄颡鱼、鳜鱼和银鱼等大量野生名贵鱼类,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一直为中外食客所津津乐道。在老江河一处深不见底的林个塘子,有时可捕到200多斤重的大鳡鱼(据说它在水里横冲直撞,脑壳可以撞死人,就算是粗塑料绳编织的鱼网也可以被它轻易撞穿),有人确定听到过林塘中涌起阵阵浪涛声,猜测可能是鱼王在兴风作浪。还有一种特产“船钉鱼”(形态尤如造船的钉子),湖北省内只有鄂城梁子湖和老江河两处生长,据说可以治偏头风。

  当这帮稚气未脱的学生伢喝着清纯甘甜的河水、吃着地道鲜美的河鱼、呼吸着新鲜空气,身处世外桃园的他们单纯且幼稚地认为:鱼类都是天然生长的、野生的,自己正好可以尽情享用,一饱口福了。就象儿时回答大人提问:“钱是纸印的,米是从粮店来的”。殊不知五谷六米要经过松土播种、疏苗除虫、浇水施肥等环节;淡水鱼也要通过繁殖鱼苗、养殖鱼种和捕捞成鱼等阶段,才能成其为餐桌上的美食和佳肴。鱼类本是大自然的产物和馈赠,有水必有鱼。但由于历史和人为因素,鱼类资源严重衰竭。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监利渔业已由天然捕捞野生鱼逐步转变为人工养殖。吃鱼再也不是靠上天施舍和大自然恩赐,而是要通过人力付出的春孵、夏养和冬捕三个阶段来实现人们吃鱼的愿望,才能成为人们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佳肴。

  每当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动物又开始陆续进入蠢蠢欲动的发情期,鱼儿也要交尾产卵了。过去鱼苗来源主要依靠长江天然鱼苗产卵场,选择埠头,插蒿布网,坝捞鱼苗,每年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老江河率先开始亲鱼孵化试验,就是对性成熟的青、草、鲢、鳙、鲤、团头鲂等家鱼雌雄亲本,注射一定剂量的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在池内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产卵、孵化鱼苗,再通过孵化缸(池)流水刺激,孵出水花。分配在人繁组的我,顿时眼界大开。我跟随在长江水产研究所专家林克宏和场部养殖师傅的身边,在人繁室细心揣摩,精心操作,心无旁骛地不离左右。白天在亲鱼池拨粪投饵喂食;晚上在孵化缸旁观察巡查,清扫排堵除渣。那一粒粒受精卵就像晶莹剔透的小珍珠,那一尾尾破壳的水花苗恰似针尖般模样,在水中翻滚游荡,令人非常怜爱,不分昼夜的疲惫顷刻化为乌有。天道酬勤,这项养殖新技术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并在全县乃至全荆州地区推广普及,结束了鱼苗靠长江捕捞的历史,让全县渔场走上了鱼苗自繁自养、自给自足的道路。

  待到夏秋时节,正是鱼儿长膘长肉的生长旺盛时期。俗话说:长口的要吃,长根的要肥。孵化出鱼苗后,就要在专门的鱼池里进行分级饲养,分品种分规格,依靠人工投饵施肥,管理守护。根据鱼类的习性和食性,投喂各类水旱生植物、饼类酒糟粉渣粉水、人畜粪肥及颗粒饲料。这些都要靠人工收积、砍割加工;几乎在周边的洲摊大堤上、荒野草丛中、河道湿地里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和背影,顶烈日、挥汗水,劳动强度非常大。每天还要定时定点定量,分早晚投食喂饵;观察天气、测试水温、拉网检查;做到及时防泛塘、防疫病、防逃跑。这些鱼保姆们恪尽职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水相依,与鱼相伴;因鱼种池经常要拉网过数验质、分段分池饲养和销售,我们有时整天浸泡在鱼池里,衣服湿了干、干了湿,肥水残渣使皮肤红肿瘙痒难耐。但我们辛苦并快乐着,精心护理和饲养这些成百上千万尾可爱的鱼宝宝,让它们健康快速成长。用智慧和双手创造总结出了“鱼种稀养速成”“成鱼池套养鱼种”和“网箱养鱼”等多项新技术,并在全县普遍推广。同时,也造就出了象杨雨生、余志信、杜晓湘、白介云、杨绪定、沈业成、史伦理、李德柱等一批高级水产土专家。

  一年一度临近冬季捕捞,是检验养殖成果之时。鱼种长到半斤或1斤,再投放到大湖养殖,待来年冬季进行成鱼捕捞。俗话说:深水养大鱼。渔场每年都要向大湖投放大规格鱼种10多万斤,还适时投入豆、糠、菜籽饼等饲料。每逢冬季捕鱼时节,是渔场最热闹和最引人关注的丰收季节,也是一年一度老江河到了回馈人们的时候。捕捞方法基本上采取的是赶、拦、围联合捕鱼法,还有架网捕捞,人力拉网、绞车拉网,船挂桨拉网等。曾记得有一年冬季,场捕捞队连续奋战一个多月,用赶网形式,百船会战,在2万余亩长江故道内,从上口至下口拉网式把鱼赶至一定范围,再用架网,通过机械和人工绞车一起,将巨网拖上河滩,殊不知一网竟捕起10多万公斤鲜鱼,只见鱼网里、滩坡上、船舱内、运输车中到处都是活蹦乱跳的鱼,最大的一条足有三四十多公斤重,尾尾膘肥肉满,鳞光闪烁。捕捞现场人头攒动,欢呼雀跃,欣喜若狂。尽管当时天寒地冻,呵气成冰,但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心情不亚于大庆油田愤出了石油、农民收获了高粱稻谷、工人出产了自己的产品。此番情景,虽然已过去50多年,但那个火爆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我们这帮知青在这个广阔天地里经风雨、见世面,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迎着风雪雨霜,守着春孵冬捕,看着花开花谢,年复一年,不敢有丝毫懈怠。我们也曾有过快乐时光,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洗澡嬉戏,划着木船在河面上随风荡漾、观星赏月无尽遐想,在炎炎夏日听蛙鸣蝉噪、品桃李芬芳,寒冷的冬天在冬青树丛,敲打活捉酣睡的麻雀,晚上三五成群,小锅小灶煎炒烹煮犒劳自己,饮酒吟诗,淋漓酣畅,在堤坡草丛中寻觅鸟蛋、在田埂荒野中捕捉青蛙。劳动之余,有的活跃在篮球场上、有的沉醉在音乐声中、有的埋头在书本字画里、有的则漫步徜徉在江滩大堤上,享受片刻的欢娱。住集体宿舍,吃食堂广缽子饭,5分钱一碗鱼一餐吃不完,干萝卜南瓜汤,吃了又一碗。几年后,知青中有的当兵入伍走进军营、有的被推荐上大学、有的子顶父职出去工作,先后结婚成家生子,陆续离开了渔场这片热土。冥冥之中,我也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仿佛具有灵性的老江河成全了8对知青的终身大事。我也在完成领导交办的白螺薛潭中学兼职教师和县第一届“共大”专职教师任务后,调入县水利局、县水产局机关工作,担任领导职务后分管生产渔政,蹲点老江河渔场,服务职工、督促生产、搞好后勤、维护秩序、加强渔政管理,数度参加县防指三洲联院长江防汛任副指挥长,历经九八抗洪抢险和生产救灾后,经县委组织部对领导干部进行交流互调,我平调到县畜牧局工作,至此结束了27年水产工作生涯。

  抚今追昔,不禁令人感慨万千。老江河知青生活仿佛是一座人生旅程的重要驿站,我们经历了苦辣酸甜、喜怒哀乐,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学会了珍惜机遇和生命,在精神上得到了成长和提升。她成就了我人生美好姻缘,也让我由一名普通知青成长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为党和人民奉献了问心无愧的一生。

  沧桑巨变,抚今追昔,让人欣喜地看到,过去养殖捕捞生产靠腰弓背驼、挥汗如雨的辛勤劳作;渔政管理凭挥拳弄棒、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偷捕哄抢现象屡禁不止、鱼鳖飞鸟销声匿迹的状况都已一去不复返了。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老江河故道又一次华丽转身,实现了当初由天然敞水江变成封闭式养殖场、再由养殖场变为鱼种种质库、种质库一跃成为国家湿地公园的三级跳和质的飞跃。如今故道江滩分段(尺八段)建有文化长廊、娱乐广场、人行栈道、休憩凉亭、观景台等设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江河故道是自然的宝藏,蕴藏着无尽的生机与活力,她将会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风光秀丽的两岸村舍田野、绿树成荫、草长莺飞、如诗如画;碧波荡漾的故道里鱼翔浅底,茂盛的绿色生态景观让人沉醉其中,仿佛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新时代、新征程让她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观光揽胜、强身健体、谈天说地、妙趣横生的游乐园和人间天堂。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