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1月01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1版:头版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种植面积、产量、加工业产值等居全国县市之首

洪湖莲藕综合产值冲刺百亿元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澍森 何辉 通讯员 曹冲 周浩

  一碗藕汤,香韵悠长。金秋十月,洪湖莲藕迎来又一年的丰收季。

  今年8月,省委农办出台“莲七条”,将“洪湖莲藕”作为全省莲藕唯一区域公用品牌重点打造,洪湖莲藕产业发展迎来新的重大机遇。

  10月23日从荆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洪湖市莲藕种植面积、产量、加工业产值、四个单品市场份额等指标稳居全国县市首位,今年综合产值预计达到90亿元,成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从分散种田到抱团种藕 “困难村”农户年均收入10万元

  清晨,洪湖市雨钱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藕田里,一辆履带式莲藕收获机正缓缓向前推进。翻滚的水塘中,一根根莲藕自动浮出水面,静待工人采收。

  “这种机器如果能全面推广,一定能挖出更多的藕。”在岸边目睹莲藕收获机作业全过程后,霍家村村民熊同进激动地说。

  霍家村曾是洪湖市新滩镇有名的“困难村”。该村地理位置偏僻、产业落后,村民们以前种植水稻、小麦等基础农产品,收入捉襟见肘。

  2015年,在霍家村党支部的努力下,雨钱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流转土地种植莲藕。不同于村民们零敲碎打的零售方式,优质的选育品种、专业的挖藕团队、迅捷的运输车队,让村民们大开眼界。第一年脆藕的亩产就达到2000公斤,以最低3.2元/公斤的价格全部销售完毕。

  成块连片的规模化种植模式,带领村民走上致富快车道,熊同进的生活也迎来转机,他被合作社聘为司机,从事莲藕运输工作,他妻子也在合作社打工。算上年终奖等绩效提成,熊同进的家庭年收入达30万元。

  如今,种藕、挖藕已经成为霍家村的支柱产业,在雨钱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藕田面积逐步增加到10860亩,带动周边约500名农户就业,就业农户户均收入达10万元。

  (下转第2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