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1月05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4版:荆州区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川店镇:

整合“巴掌田”绘出好“丰”景

  本报讯(通讯员潘乐怡 孙梓晔)金秋时节,走进川店镇龙山村三组高标农田建设现场,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原本零散分布的“巴掌田”“斗笠田”被整合为一片平整的土地,新修建的机耕道和灌溉渠交织其间,勾勒出现代农业的壮丽底色。

  龙山村地处丘陵地带,随着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工作推进,农田碎片化、农民抛荒问题逐渐凸显。为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质量,龙山村以“小田改大田”为契机,积极申报高标准农田项目,开展土地整治,通过挖除田埂土垄、整合“边角料”,改造整理成大田,让低等农田“上台阶”,变成丰收良田。

  “以往,我们的田地分散,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而今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得以集中连片,农业机械可以直接进入田间工作,极大减轻了我们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种植效率。”龙山村村民朱学文望着眼前改造好的高标准农田,满怀期待地说。

  龙山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严格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标准进行。项目涉及农田地力提升、田块整治、生产路修复等方面,可大力提升农田产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这次‘小田并大田’高标农田项目总投资408万元,计划整理农田348亩,硬化生产道路2公里、碎石路3公里、T型渠2.5公里、矩形渠4.5公里,改造堰塘35亩,惠及农户185户、610人。截至目前,已完成80%的工程量。”龙山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川店镇将继续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本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增强村民获得感与幸福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