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方圣洁 黄洋)为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促进生态环保和产业发展,日前,县储备粮食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协会,有序开展秸秆收储。在协会促进下,全县已收储秸秆12万吨,协议收储面积46万亩。
走进县储备粮食有限公司仓库,一捆捆打包好的秸秆堆积成山,等待成为优质饲料的“华丽转身”。据了解,秸秆收储点在全县有34个,仓储面积约22万平方米,为县城发集团盘活闲置资产改建,以及利用县农业农村局山水项目修建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形成了覆盖全县各村最有效的“收储半径”。
江陵县有耕地面积102万亩,2024年水稻种植面积达70余万亩。收割面积大、秸秆数量多,是生态环保面临的现状。为此,江陵县成立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协会,统筹全县32家秸秆收储市场主体,结束全县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无序状态,使秸秆收储综合利用步入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县储备粮食有限公司与各乡镇(管理区)一一对接,深入了解市场主体收储能力及意向后进行秸秆收储片区初步划分。目前,协会会员单位自有圆捆和方捆打包机60余台、外调圆捆打包设备200台。
公司还充分发挥协会统筹调度能力,在全县安排秸秆方捆打包机46台、圆捆打包机220台、搂草机110台、运输机400台。同时,积极利用自身销售渠道,实现客户资源互联互通,扩大了秸秆综合利用市场,探索“以疏促堵,综合利用”绿色新路子,实现生态与经济双丰收。
公司还紧盯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推进清廉国企建设,围绕秸秆收、储、运、加、销全要素、全链条、全环节开展监督,既确保秸秆应收尽收,又保证了廉洁收储。截至目前,全县已收储秸秆(离田入库)12万吨,协议收储面积46万亩。
公司将进一步发动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加强统筹调度,有序组织收储,探索秸秆品牌建设,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确保公司、农户、合作社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