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1月13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7版:石首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一张“红黑榜”晒出乡风文明新风尚

  □ 特约记者 车荣华 通讯员 徐妍慧

  前不久,调关镇组织督导组对村(社区)干部带头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情况进行随手拍抽查,并公开通报。敕王庙村党支部书记胡新华家的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上了红榜。武显庙村党支部书记郭锡林家门口有乱搭乱建现象,则上了黑榜。

  “搞得好的,上红榜,树立典型,示范带动;搞得差的,上黑榜,公开曝光,不留情面。”调关镇党委书记郭紫峰说。

  敕王庙村是石首市第三批共同缔造试点村,也是市委社会工作部领办共同缔造试点村。上红榜后,胡新华的干劲更足了。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胡新华说,红黑榜上的名单首先在村干部、共产党员户、各小组长中间评比,让大家在“红红脸”“出出汗”的同时,带头参与到“清洁家园”行动中来。

  一张红黑榜,改变了一个村。近日,记者在敕王庙村看到,过去村民房前屋后的沙土堆、杂物堆、柴草垛、砖石垛已经清理干净,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接现象不见踪迹,一个个精致的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焕发勃勃生机。“这些都是我们用废弃的砖石建起来的。”村民们说。

  促进“红榜”村再接再厉、常态长效保持到位;鞭策“黑榜”村认真总结、举一反三落实整改。“共同缔造清洁家园,关键是要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红榜上先进村的基础条件和武显庙村差不多,为什么能抓好? 面对前来“取经”的郭锡林,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组负责人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的关键。

  回来后,郭锡林带头拆掉了自家门口的乱搭乱建。位于武显庙村2组的吴家咀有一棵百年树龄的朴树,过去古树周边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人迹罕至。去年,石首市楚商会会长、武显庙村乡贤吴金鹏出资,以朴树为中心,打造了一个集休闲、健身、亲子、耕读、书法等为一体的耕读文化广场。

  广场建好后,周边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治理和维护。村“两委”多次召开院子会、小组会、村民代表大会,向大家宣讲共同缔造的精髓要义,并由党员干部、志愿者和乡贤能人带头,引导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清洁家园”行动中来。

  郭紫峰介绍,“红黑榜”制度,促进了乡风文明,让群众成为乡村建设的主角。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