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1月22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6版:理论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培育孵化载体 助推荆州科技创新

  □ 张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创新范式正加速演进,知识更新和技术迭代的周期显著缩短,为创新和创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众多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它们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孵化载体的精心呵护和支持。这些孵化载体致力于服务大众创新创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并培育企业家精神。它们以科技型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为服务对象,提供物理空间、共享设施以及专业化服务,旨在打造科技创业服务的平台。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以及一系列服务支持,孵化载体有助于降低创业者的风险和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成为各大城市争相布局的战略高地。

  经济增长不仅建立在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商业化之上,而且以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为先决条件,更依赖于科技型企业的持续涌现和快速扩张。在这种背景下,那些能够协助科技型企业从起步到成熟,并有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孵化平台,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些平台不仅为创业企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还能够搭建起企业与其他主体之间的桥梁,促进信息、技术和人才的流动。通过这些平台的支持,创业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孵化平台愈发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地方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2022)》指出,我国逐步构建起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科技双创服务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孵化载体具备的三大功能不可或缺:资源汇聚功能、价值交换功能和平衡代谢功能。资源汇聚功能使得孵化载体不仅能汇聚资源,更能整合来自不同外部组织的资源,使其以一个系统化整体出现,充分服务创业企业成长。价值交换功能则依托于科技双创服务体系内部的价值交换机制,不同的主体为创业企业提供资源,而创业企业也在孵化活动中反馈给其他主体以价值。这些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还包括技术、知识和经验的传递。通过这种互动,创业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进一步推动其发展。平衡代谢功能则指的是创业活动达到均衡发展时,不仅内部运作顺畅,而且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也处于稳定的状况。这种稳定的状态为创业企业提供了一个良性的创业环境,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中稳步前行,减少外部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

  实施一系列有效举措,精心培育这些孵化平台,已成为各地政府至关重要的战略任务。通过奖励科技成果、优化创业和人才政策、提供必要的创业补贴等手段,激励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积极参与到创业平台中,推动知识流动和成果转化。加速构建布局完善、技术领先、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网络,打造共建共享的创业生态环境,以集聚创新资源。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通过教育培训等途径,激发现有人才参与创业活动的热情,引导创业文化的形成。同时,从创新工作建设出发,通过完善融资、创业支持、创业环境等环节的工作,以提高创业成功率来促进创新文化的提升,从而吸引和留住创新创业人才。支持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和孵化载体围绕产业创新和大众创业的需求,开展具有特色的创业竞赛和活动,营造积极氛围,聚集人气和资源。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动力。

  荆州市在实践孵化载体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我市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创建举措,仅在2023年,出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举措18条、劳务品牌产业化发展措施9条,促进城镇新增就业7.1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2亿元,扶持返乡创业4.07万人。2024年荆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提出,力争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登记科技成果300项以上。这离不开一批专业化孵化载体发挥服务效能。根据2023年统计数据,荆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共27家,较2021年增长6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14家,省级孵化器较2021年增加3家。2023年,荆州市众创空间共26家,较2021年增长9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10家(备注:2022、2023年未开展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申报认定工作)。众多孵化载体紧紧围绕荆州“4611”现代产业体系和“五大主导”优势产业,突出技术研发导向,鼓励、引导、支持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强强联合,高水平建设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助推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者单位:荆州市委党校)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