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融欣
从1988年划定全国第一块基本农田,到2008年率先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试点,再到全域划定“三区三线”;从1998年特大洪水后开展灾毁农田恢复治理,到2008年整体推进高产农田土地整理,再到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修复。30多年如一日,监利市守护好每一寸基本农田,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耕地“非粮化”。
建立最严格的考核和奖惩机制。村民建房、设施农业、集体建设等用地,均实行严格审批制度。实行县、乡镇、村三级违法用地巡查防控制度,村委会负责一级巡查防控,乡镇政府负责二级巡查防控,市政府负责三级巡查防控。把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列入乡镇和各级党政“一把手”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初签订责任状,每季一调度,年终结硬账,对工作成效突出的予以资金奖励和用地指标倾斜。近2年,监利市拿出310万元用于耕地保护责任制考核奖惩兑现,直接奖励乡镇和村组。
建立最严密的巡查管控机制。明确对违法用地的巡查、管控、拆除工作由县、乡镇、村三级负责,做到县级督办巡查一月一次、乡镇执法巡查一周一次、村级管控巡查一天一次。
建立最严厉的违法责任追究机制。凡是辖区内发生违法用地不能及时制止拆除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近5年来,共查处破坏耕地、挖沙取土等案件10余起,对24名保护耕地履职不力的镇村干部予以问责。
监利耕地保护任务是270.8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是246.76万亩。根据2023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年末耕地面积279.2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47.95万亩。2023年,省政府表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超200万亩的两个县市,监利市为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