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1月27日
第A007版:时事关注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全球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达757只

  新华社成都1 1月26日电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喜爱的“动物明星”。国家林草局局长关志鸥26日说,目前全球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已达757只,种群结构持续向好。

  26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的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上,关志鸥说,我国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体系日臻完善,野外种群稳步增长。先后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67处,2021年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形成了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栖息地保护体系,总面积从139万公顷扩大到258万公顷,85%的大熊猫野外种群实现了栖息地连通和种群间遗传交流。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已增长到1900只左右。

  随着科技支撑不断增强,大熊猫圈养种群规模扩大。大熊猫繁育、疾病防治等系列技术难题得到攻克。大熊猫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不断上升,为保护研究、科普教育、放归自然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先后与20个国家26个机构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成功繁育幼仔43胎71仔。

  关志鸥还表示,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大熊猫保护提供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未来将继续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有效连通扩大生态廊道,构建覆盖园区全境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适度发展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高水平建设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建设世界一流的大熊猫科研合作平台;广泛开展大熊猫合作交流,与大熊猫全球伙伴一道推动大熊猫保护合作走深走实。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