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财政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高于勤做客《行风热线》直播间,就财政教育民生资金保障话题,与市民朋友在线交流。
元至10月,全市教育支出同比增长8.4%
高于勤介绍,财政教育支出主要指各级政府通过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支出,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及各学校人员工资、水电、物业、维修等运转支出,家庭困难学生资助补助,校舍建设及各类教育教学实施设备购置支出等。
荆州是人口大市,也是教育大市。全市各地政府、各级财政全面落实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政策要求,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科学编制预算、积极筹措资金、统筹安排支出,促进各教育阶段优质均衡发展。
元至10月,全市教育支出62.63亿元,同比增长8.4%,共支持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5所、中小学6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310个、中小学学位5970个,促进建成各级各类教联体160个,全市90.43%的学校纳入义务教育教联体。相关指标均已超过年初目标任务,整体工作情况在全省各市州中排名靠前。
每个阶段,财政教育支出均有其侧重点
高于勤介绍,各个教育阶段,财政教育支出的重点不同。
学前教育财政支出的重点是支持扩大公办幼儿园学位,对民办普惠幼儿园给予办学补助,同时支持各公办园积极争取中省资金,完善相关设施设备,为学龄前儿童开展托育服务。
目前,中心城区公办园保教费实行同城同价,各县市按发改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对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在籍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烈士子女、孤儿和残疾儿童补助保教费和伙食费,每生每年不低于1000元。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重点是加快办好和建好一批条件较优、质量较高、群众满意的“家门口”学校,同时通过教联体建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学校建设标准化、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资源数字化,不断提高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办学质量,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目前,我市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和地方课程教科书,免费为小学一年级学生提供正版新华字典;免除学杂费;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费补助。坚持自愿、非营利原则,全市各县市区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费收费标准为80元/月,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费收费标准为70元/月。
高中教育财政支出的重点是继续扩大公办高中学位数量,在支持省级、市级重点示范高中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支持特色高中优质发展。
具有正式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对具有正式学籍的普通高中原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免学杂费。
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的重点是为荆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基础型技能人才,同时通过加强职业高中建设,拓宽中专学生升学通道。学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对困难学子可发放国家助学金和免除学费。
多措并举,将高等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目前,我市共有7所大学、12.59万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高校数量和在校大学生人数,在省内仅次于武汉市。
近年来,市财政局从加强高校财政经费保障、支持高校改善办学条件、推动教育产业融合发展三个方面不断努力,积极将荆州高等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荆州高质量发展胜势。
高于勤介绍,目前我市已构建起本级财政经费拨款、上级转移支付支持、学校教育收费、社会捐赠等多渠道、多途径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持续提高各高校办学经费保障水平。
此外,为进一步发挥荆州教育资源优势,加快打造“长江中游高教新支点、区域中心科创动力源”,市财政局联合教育、经信、科技等部门,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引导在荆高校优化师资配备、专业设置,加快对接荆州“4611”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交流,为荆州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编辑观点:
教育是民生之本,强国之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经费投入是重要保障。相关部门应加强教育经费监管,不断提升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确保财政支出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让教育好政策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