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蔡繁 记者 琳玲
近日,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无损检测)结果出炉,位于荆州的石化机械钢管分公司无损检测员吴嵩获得金牌。
无损检测是现代工业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不破坏物体表面和内部结构的要求下,运用物理方法,排查缺陷、评价性能。因此,无损检测技术人员又被称为“工业医生”。
吴嵩从事无损检测工作已有24年,从一名普通的无损检测员到无损检测技师,他技能精、善创新,经他之手检测的钢管产品从未发生过漏检、错判,为保障国家能源管道安全贡献力量。
千锤百炼锻造过硬本领
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无损检测)比赛现场,吴嵩坐在操作台前,手持探头沿着金属试件表面缓缓移动,同时专注地观察着电子仪器屏幕,眼神在金属试件与屏幕之间来回跳动,捕捉其中的微妙差异。
通过观察声波振动的幅度、频率,吴嵩精确判断缺陷性质、缺陷类别、缺陷位置,计算缺陷的深度、长度。最终,他凭借过硬技术,斩获金牌。
其实,吴嵩报名参赛之初,也曾遭遇“拦路虎”。此次比赛涵盖范围广,一项实操就包含射线评片、超声平板焊缝、小管径探伤等多个项目。可吴嵩主攻超声检测,平时接触射线、磁粉、渗透等较少,从未接触过相控阵技术。“既然上战场,就必须冲。”面对挑战,他毫不退缩。
为了全面掌握相控阵技术,吴嵩专门到武汉请教专家,展开专业培训,认真做好每一次笔记,吃透消化每一个疑问,仔细完成每一个步骤。回到公司,他加大训练强度,一遍遍钻研、摸索,白天练兵,夜晚挑灯学习到一两点。
脚踏实地苦练本领,这是吴嵩从业24年的坚守。
“无损检测是个技术活儿,也是车间里最难学的工种,你能干好吗?”1996年,刚从技校毕业进厂的吴嵩就被师傅“吓唬”。吴嵩回答坚定:“要干就必须干出点明堂。”
向师傅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吴嵩先后获得了中国特种设备检验、中国船级社检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等机构颁发的多项资格证书,2017年取得了中国特种设备检验UT三级证书,成为企业的无损检测技术骨干。
吴嵩并不止步于练就过硬本领,还不断探索技术突破。他主持QC课题《减少自动超声波检测调型换道时长》,有效提高调型换道的频率和作业效率;优化检测系统水路、头盘覆盖钢管曲率,进一步强化设备检测能力,确保探伤准确性;发挥精通焊接气割技术优势,自主设计并制作直线导轨的更换维修装置,适用于各种管径钢管的检测工作。
“火眼金睛”守护质量安全
产品是否合格,安全性能是底线。每天,调试设备、检测钢管,对于“熟练至极”的工作,吴嵩从未放松过警惕。对他而言,每一根钢管都承载着责任和使命,容不得半点马虎。
今年2月,某管道建设项目组对石化机械钢管分公司提供的钢管质量提出质疑——钢管环焊缝对接后,经现场无损检测,判定钢管端部存在疑似线性缺陷。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吴嵩立即赶赴现场。
长输管线铺设环境十分恶劣,黄沙漫天、寒风凛冽。吴嵩却毫不在意,带上耦合剂、探伤检测仪跳入地沟里,猫着腰、蹲下身,把耦合剂均匀涂抹在异议处。为了确保正确观察探头位置,准确感受探头扫过焊缝表面时反馈到手中的感觉,他摘下棉线手套,一边徒手拿超声波探头在探测部位不停滑动,一边观察设备屏幕上“跳动”的波形。20分钟后,经过他反复检查核实,最终确定是由焊接导致的条形夹渣。
面对质疑,吴嵩拿出“秘密武器”——一本记录了他多年来碰到各种缺陷波形图的笔记本,详细解释了这些缺陷的形状、类型、高度等信息,再与本次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彻底打消了用户疑虑。“有吴工这样的‘质量卫士’,我们很放心。”用户点赞说。经过商议,项目组对公司的检测水平表示认同,充分肯定了公司所提供的产品。
从“西气东输”到“川气东送”,从“新气管道”到“鄂安沧管道”……看着一条条“钢铁长龙”跨域千山万水,将清洁能源送往千家万户,吴嵩总会涌起强烈的自豪感。他说,择一事终一生,将向无损检测领域继续探索前行,守护好国家能源管道安全,为美好生活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