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1月30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4版:时事关注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12月1日起我国将进入“冬月”

    (新华社 发)

  新华社天津1 1月29日电 时间铿锵向前,四季循环往复,转眼间农历十一月将至。细心的公众在翻看日历时往往会发现,公历12月1日的下方有的对应出现“十一月”,有的对应出现“冬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听听民俗专家怎么说。

  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农历十一月通称冬月。人们常说“寒冬腊月”,其中的“寒”,指的是农历十月,也称“寒月”;“冬”,指的就是农历十一月;“腊”则是指农历十二月,也称“腊月”。这三个月加起来就是完整的农历“冬仨月”。

  农历十一月为什么叫“冬月”? 这是因为十一月恰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所在月份,即便赶不上,也要用“闰十一月”来补上。宋诗“冬月梅花斗雪新,一枝折赠计偕人”说的就是折下一枝冬月里新开的梅花,送给即将远行的亲人。

  罗澍伟说,我国古代,一年分四季,每季各有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比如农历十一月是冬季的第二个月,称“仲冬”。此时节,冬日渐深,冬寒更甚。

  在古代,人们还把乐律和历法联系起来,依照《礼记·月令》,一年十二个月正好与十二律相适应,如十月对应十二律中的“应钟”,十一月对应十二律中的“黄钟”,十二月对应十二律中的“大吕”,因此十一月又被称为“黄钟月”。细想起来,古人此举竟有“唱响”年终岁尾之妙。

  十一月还被称为“子月”。这个称呼是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推演而来的。在古代,“子”的对应月份是十一月,“丑”的对应月份是十二月,“寅”的对应月份是正月。开启了“家天下”的夏朝,即以“寅”为岁首。

  罗澍伟表示,农历的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各自的代称,既有文学性,又有知识性,充分体现了古人的非凡智慧,以及汉字寓意的丰富多彩。现如今,很多日历上农历月份中的一月、十一月和十二月通常都会标注为正月、冬月和腊月。这既是对传统的一种尊重,也是为了让人们通过这些代称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

  冬至是冬月里最重要的节点。周朝就曾以冬至为新一年的开始,民间也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时至今日,冬至的很多习俗,尤其是食俗一直保留下来。我国北方地区要吃馄饨、吃饺子、喝羊肉汤;南方地区要吃汤圆、米团、长线面,或吃烧腊、赤豆糯米饭、年糕。”罗澍伟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