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2月05日
第A007版:书香荆外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历史的低吟与灵魂的回响

——读迟子建中篇小说《碾压甲骨的车轮》有感

  □ 李小丽

  古韵悠悠,甲骨轻吟。

  迟子建的最新中篇小说《碾压甲骨的车轮》是一部历史探案小说,以晚清学者罗振玉所藏甲骨的神秘失散为故事的开端,围绕这一历史事件,勾勒出跨越百年的古今人物命运交织的图景。在这部作品中,迟子建巧妙运用了类似东野圭吾的悬疑笔法,通过线索人物和关键物件,巧妙布局,线索如草蛇灰线般隐秘,伏笔深远,层层推进,左勾右连,推陈出新,逐步揭开真相的面纱。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东北的重镇旅顺,主人公李贵,一位经营影楼的丈夫,突然失踪,唯一留下的线索是与妻子往来的电子邮件。李贵声称自己去寻找祖辈曾经压过甲骨的车轮。这些邮件成为连接现实与历史的桥梁,使读者在两个时空之间穿梭,体验故事的跌宕起伏。海鲜小厨的老板贺磊,以陪伴之名,与李贵的妻子之间悄然滋生了情感纠葛,妻子在道德责任与个人欲望之间挣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立体,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和选择,李贵的失踪牵动了整个故事的脉络,而他的妻子、贺磊、公公、李满、巧凤等人物则在各自的生活轨迹中与甲骨的历史交织在一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人物,虽微不足道却立体鲜活,共同编织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在迟子建的笔下,李贵的失踪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历史的长河紧密相连。通过李满的回忆,读者得以窥见罗振玉、王国维等学者的学术追求与人生抉择。甲骨的失散,不仅是文物的损失,更是文化传承中的一次断裂。迟子建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历史交织在一起,让读者在感受人物命运的同时,也对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小说中,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满对甲骨文的痴迷,以及他与罗振玉、王国维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情感纠葛,展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通过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情节,迟子建不仅重现了历史,更引发了读者对文化价值和历史责任的深思。

  迟子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反差,比如,书中那位年轻女子与老车夫的对话,老车夫向年轻女子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包括他父亲在伪满洲国日本人开的船厂工作、发现甲骨的经历,以及这些甲骨如何成为他的家庭历史的见证。他提到了自己的儿女遭遇的不幸,以及他如何带着一片甲骨作为护身符,走过许多地方。通过这段对话,读者可以窥见小说中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以及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让人不禁思考: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

  《碾压甲骨的车轮》的结尾是开放式的,没有明确揭示所有谜团,而是以一系列的悬疑结束,如李贵的生死、凶手是谁、贺磊的最终命运等,这些悬疑如同谜一般接踵而至,不出答案作品便戛然而止,让读者在享受文学美感的同时,也被引导去思考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命运与选择的复杂。

  随着缓缓合上《碾压甲骨的车轮》最后一页,我们仿佛也跟着书中的人物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无论精神探索,思想内核,还是历史气息,艺术质地,《碾压甲骨的车轮》无疑是迟子建创作生涯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部小说。迟子建的作品通常都是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深刻的人文精神。她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将历史与灵魂紧密相连,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低吟,更能听到灵魂深处的回响。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