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2月06日
第A007版:文化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突出凤凰文化 打造活化楚都

  □ 张卫平

  “活化楚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个弘扬楚文化、推进全域旅游的宏大工程。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全力打造荆州市楚文化标识,并以此作为城市文化品牌的形象代表,带动楚都文化的打造。

  长期以来,荆州市一直将凤鸟作为楚文化标识进行打造。目前,从荆州战国楚墓中出土的虎座凤鸟悬鼓,已经成为全市家喻户晓的、最具象化的楚文化标识与文化符号。

  从考古发现来看,虎座凤鸟悬鼓在以荆州为主的楚国墓葬中出土比较多,其造型一般以两只卧虎为鼓座,两只凤鸟为鼓架,将鼓悬挂在两只凤鸟之上,悬空敲击演奏。两只卧虎,昂首卷尾,背向而踞。虎背上,分别站立着一只长腿长颈的凤鸟,两只凤鸟的嘴巴微微张开,仿佛在引吭高歌,鸟腿直立,鸟爪张开。两只凤鸟之间,一面大鼓用红丝带悬于凤冠之上。这面大鼓,双面可击打出响亮的鼓声。通体髹黑漆为地,以红、黄、金、蓝等色绘出虎斑纹和凤的羽毛。全器造型生动,华丽辉煌,既是鼓乐,也是艺术佳作。

  我们说,虎座凤鸟悬鼓是荆楚文化中最具象化、最有代表性的楚文化标识与符号,是因为楚先民视凤为先祖祝融的化身,以凤为图腾。屈原《楚辞·离骚》中“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的诗句告诉我们,楚人相信凤凰是通天的神鸟,人的灵魂只有得到凤鸟的引导,才能飞登九天,周游八极。正如楚学大师张正明先生所说:“楚人以为,只有在凤的引导下,人的精灵才得以飞登九尺周游八极。”于是,楚人就在墓中就随葬了沟通人与鬼、神的灵媒——凤鸟造型的器物。

  在荆州楚墓中,除了虎座鸟架悬鼓,还发现了一种被考古学家誉为“飞天舞神”的木雕虎座立凤。考古发掘证明,虎座立凤是仅见于荆州楚墓中特有的神器,以丰富的文化内蕴成为楚文化鼎盛的象征,是楚文化核心区域最赋特征的代表性器物。这种特大型的漆木器,是楚国贵族用于趋吉避邪、导引魂灵升天的丧葬用器。基于此,这类文物更适合作为荆州楚文化的标识。

  虎座立凤寓意深刻,卧虎背上,立着

  一只振翅欲飞的凤鸟,凤乌背上插着一对锐利的真鹿角。整体造型怪诞奇妙,给人以神奇之感。每当我们在荆州博物馆里,看到这神奇怪诞的飞天神器时,都会联想到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故事。考古专家认为,这与楚人崇凤的传统习俗有关。战国时期,楚人将凤凰信仰推崇到极致。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表明,楚人崇凤的民俗风情,波及到各个领域,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楚人崇凤,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楚国的国法大典冠以凤名,以凸显楚法的神圣和权威;二是楚人赋予凤凰超自然的神力,以展现凤鸟沟通天地的独特功能;三是楚人对凤鸟的神灵崇拜,浸润到生活的各领域、各方面,其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构思之奇崛、做工之精巧,堪称楚文化中一支独秀,并成为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湖北省政协提出了《打造“国漆巅峰——虎座凤鸟悬鼓”文化标识,助推湖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课题,非常有针对性,值得荆州文旅方面认真思考。虽然,虎座凤鸟悬鼓作为最具象化的荆楚文化标识和文化符号,在荆州市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但目前仍然存在形象不突出、内涵不丰富、带动力很不够的问题。

  ——形象不够突出。虽然,荆州古城的城标是火凤凰,进入荆州博物馆展陈大厅迎面展现的也是大型漆画“火凤凰”,而在市区的大街小巷,酒店商铺,甚至街道的隔离带、花坛、井盖等等,都能看到凤鸟不凡的身影,但却因为缺乏系统的考量和大力度、多形式的宣传,并没有达到让外来游客眼睛一亮,久久难以忘怀的程度。

  ——内涵不够丰富。虽然,荆州人几乎人人都知道楚人崇凤,都知道虎座凤鸟悬鼓是楚文化的标识物和文化符号,但绝大多数人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不知道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因而缺乏比较广泛的认同感。

  ——带动力不够强。也许,正是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各种各样的凤鸟形象经常呈现在游客面前时,但给游客的感觉往往只是一件有些特别的楚国文物复制品,或者是没有多少创意的工艺品而已。无论是用在荆州城市形象的打造上,还是旅游产品的推广上,立意不高,收效甚微。

  那么,怎样才能提升凤鸟文化标识的影响力,全力打造“活化楚都”,让荆楚文化真正走向世界呢?

  窃以为,首先应统筹规划,拓展内核,强力打造“凤凰故国”或“凤凰故乡”新亮点。今年4月以来,省博物馆与荆州等地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响亮地打出了“凤凰故国”的旗号,这对我们主推虎座凤鸟悬鼓或虎座立凤作为荆楚文化的标识与符号,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同时拓展凤图腾的文化内核,以虎座凤鸟悬鼓为核心,将多种造型的虎座飞鸟以及青铜器、漆器、玉器、纺织品等出土文物上的凤鸟形象纳入进来,全力打造“凤凰故乡”多姿多彩的新亮点。

  在此基础上,整合文化资源,融入“文化润城”,全面提升楚文化核心标识物的影响力。可以凤凰文化为核心,推进文化润城示范工程项目,依托“城市更新”和“美丽乡村”项目,打造一批真正展现楚都地域风貌、承载楚文化历史记忆、充满鲜明凤凰文化特色的街区、街道、公园、乡村等特色示范项目。如,建设凤凰文化公园、凤凰文化广场,集中展示丰富多彩的虎座凤鸟悬鼓、虎座飞鸟等凤鸟的艺术形象;在楚文化节开幕式主会场修建永久性的大型虎座凤鸟悬鼓,凡市里举行的重要大型活动,都安排击鼓仪式(如迎新年、新春时)。

  与此同时,还应用独树一帜的凤凰文化,讲好“最荆州”的楚国故事。如,组织凤凰文化研讨会和文艺会演;组织市县博物馆开办“凤凰文化特展”;组织“凤舞九天”微电影、短视频比赛、文创产品评选……

  总之,可以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弘扬凤凰文化,讲好楚国故事,努力于将埋藏在荆楚大地的“死文化”盘“活”,将距今二三千年前的“远文化”拉“近”,将收藏在博物馆里、埋在故纸堆里的“静文化”变“动”,通过一系列地“活化”,融入城市风貌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真正让“死文化”“远文化”“静文化”成为可以触摸的历史,让楚国的凤鸟成为中国最知名的城市标识与文化符号,并打造“活化楚都”的突破口与新亮点。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