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刘擎昊 李冉
“大家一起整治环境,不仅要让公共区域保持洁净,还要将自家房前屋后打扫干净,这样才能住得更舒心。”近日,在监利市白螺镇张仙口村的每月墩台会上,村民彭辉接过“最美庭院”红牌牌,喜笑颜开。
今年以来,白螺镇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刷新乡村“颜值”,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在张仙口村,每周都要召开墩台会,既向群众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也倾听群众意见诉求,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每月的墩台会上,群众现场评出“最美庭院”“洁美家庭”,进一步调动大家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营造学有榜样、比有目标的良好氛围。
目前,全镇11个村(社)召开墩台会123次,形成了党员带头、人人参与、家家行动、户户受益的良好局面。“随着墩台会不断深入,村里老党员带动新党员,党员带动群众,越来越多村民开始关心村里的工作。”张仙口村党支部书记李新和深有感触地说,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帮手,工作开展起来更顺畅。
除了干群联动,推动“要我美”变为“我要美”,白螺镇还坚持长效管护,打造亮点,实现“一时美”到“一直美”。
该镇坚持常态化整治清理、常态化暗访巡查、常态化评比评选、常态化考核结账,每月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巡查提升活动,让人居环境整治由“短期清理”向“长效管护”转变。同时,投入资金790余万元,对白螺矶村至韩埠村沿线各村实施农村环境升级改造项目,重点打造韩埠村省级和美乡村示范点,修建文化广场、刘崇龙烈士纪念馆,完善韩埠小区公共基础设施,打造红色文化走廊、文化墙等,积极打造监利和美乡村建设标杆。
乡村焕新颜,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村民们利用废弃砖石对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进行“微改造”,让闲置地变成“微景点”,打造家门口的“微幸福”。
目前,全镇共清理垃圾4512吨,清理沟渠322公里,整治黑臭水体28处,整治“三堆”“两垛”共2832处(砂土堆475处、粪便堆106处、杂物堆1150处,柴草垛650处、砖石垛45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