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娟 见习记者张晶晶 通讯员许婷婷)记者昨从荆州海事局获悉,该局自主研发的安全预警、船舶接力跟踪等视频智能化监管模块进入试用阶段,率先在长江干线达成全域可视化智能监管,这也意味着荆江水域实现“水上天眼”智能监管全覆盖。
荆州海事局在桥梁等多处重点水域周边布设摄像头,并与长航公安等沿江单位紧密协调融通,借助其他单位监控摄像头对水域进行监控。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入181路视频信号,为荆江水域全面可视化监管奠定基础。
同时,该局结合水域内弯道多、浅区多等特点,自主研发视频智能化监管模块,实时监控江面动态,并对航行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全天候监测航道通行情况、船舶动态,对船舶超载、违规航行或其他安全隐患进行自动识别预警,由该局指挥中心及时处置。智能、高效的监管模式,极大提升了事故防范和应急响应的精确性、及时性。
据了解,自试用该监管模块以来,荆州海事局已利用视频智能化平台远程,纠正54起航道外航行、48起未按规定划江、5起弦外作业未穿救生衣等不安全行为。